日前,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举措。会议决定,到今年底,各地要全部实现企业开办、企业准营等5项市场主体政务服务一次办,及新生儿出生、公民婚育等8项个人政务服务一次办。 虽然“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各地取得不错效果,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10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简化办事手续,推进便民服务,一直是公共服务部门重申的一项工作举措。然而,现实情况表明,有关部门的承诺,与百姓享受到的服务尚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地方工作制度不落实,办事程序、所需手续、办结时限和收费标准等没有公示和告知,让群众不明就里,跑了很多冤枉路。
然而,若想“一件事一次办”办事模式顺利推进,拉近公共服务部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还需细化配套措施。首先,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不能满足于作出“一件事一次办”的规定和承诺,还应该加大检查、督办力度,着重解决“文件上规定的和下面执行的不一样”等问题,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特别是,应加强对基层服务窗口的管理,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在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限、提高服务质量、更新办公设备、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多下工夫,更好的满足群众需求。
“一件事一次办”举措应成为公共服务“标配”,一方面,要从便民、利民角度行使职能,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公共服务联动机制,实行良性互动,代替一些不必要的证明。比如,实行“一证通”,让身份证承载更多的个人信息内容和公共服务功能。另一方面,除了规避“不能办”、告知“怎么办”之外,更要做到“马上办”。只有让每个办事机构和服务窗口,都成为“马上办”,让“马上办”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才能够把事情办快、办实、办好,才能够让群众满意。□张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