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成都及四川多地暴雨,随之倾泻而下还有各种与暴雨相关的信息、图片及视频,不少谣言也夹杂在了这暴雨的信息洪流,由网络扩散而出。其中在朋友圈传的最猛,并冠以“有图有真相”的,一个是“成都绕城高速双流北被淹没”的图片,另一个是“德阳火车站广场被淹”的图片。但很快,官方辟谣称这是老照片,与今次暴雨无关。(7月3日新华网)
网络的便利、自媒体的盛行,在客观上对谣言的滋生与传播都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近日成都以及四川其他地方遭遇暴雨袭击,网络上开始大量流传关于这次暴雨的假图、伪视频,却又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各种谣言更容易与自然灾害“结伴而行”。在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们看来,这背后是有着社会心理层面的原因的,灾害时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迫切,而这个时候,判断也往往更感性,加上少数人为了博眼球,恶意编造谣言,让很多人在短时间难辨真伪,反而成了传谣的“帮凶”。
因此,在发生自然灾害信息或各种社会突发事件后,官方应该由专门的机构,专门的渠道,在第一时间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不给谣言以可乘之机。我们应该知道,相比之下,对于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公众更愿意相信官方发布的信息,只是因为官方信息的滞后或缺位,没有选择的公众才只能相信各种谣言。所以让真相跑在前头,是遏制“暴雨中的谣言”的关键和根本。□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