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破解“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线上+线下”齐发力,助力高质量就业
职工的心理健康 需要更多呵护
“喝酒不骑车” 应成为一种安全共识
加快推动
“星级”评定让工会驿站服务更优
对AI培训中的套路 要保持警惕和理性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3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解“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老有所乐、有所得,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关注老年人需求,构建人性化、舒适温馨的适老环境,以更人性化、精细化的社会治理,破解“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随着科技发展,带着一部手机走天下,人们的生活愈发便捷。但也时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拿着手机到处询问“网约车招手为何不停”“手机支付如何扫码”等。如今,数字化、智能化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老年人却因难以掌握数字化系统、智能终端的使用方法,无法享受其带来的便捷,还在交通出行、旅游消费等方面遭遇不便。(3月4日 中国经济网)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应用随处可见,手机支付、手机挂号、手机出行等已融入大众生活。当年轻人享受着“数字化”带来的便捷生活时,很多老年人却深受困扰,智能应用程序复杂且无人教学成为老年人融入智慧生活的最大障碍。

现实中,许多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等智能设备,面临着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等情况,难以平等共享出行、就医、社交、服务等方面的数字红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9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 2.16亿人,我国已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然而,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并未跟上社会形态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不会用以至于不愿用智能设备的问题凸显。

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不掉队”,让“银发族”智享生活。今年初,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保留使用现金、优化铁路购票功能、开设爱心通道和无障碍服务窗口等措施,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2月23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丰富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尊重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权益。打造老人友好型社会,需要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设置中融入“老年人视角”,为老年人融入现代生活提供多元选择和替代方案。加大老年人专用智能手机、电子设备、应用程序等产品的研发和更新,满足老年群体信息、生活、娱乐、社交上的个性化需求,聚焦购物、出行、就医等日常生活高频事项,推出更多适应其群体特征和生活习惯的产品和应用,把医护健康、紧急求助等应急智能装置作为适老化改造的必选项目,构建社会帮扶机制,发动社区、公益组织、老年大学等机构举办知识讲座和指导培训,提高老年人智能终端操作及数字信息获取能力,切实改善老年人使用体验。加强适老化政策支持,也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保留“非数字化”的传统服务选项,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人工服务等,用更亲切、更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帮助老年人顺利过渡到信息化时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老有所乐、有所得,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关注老年人需求,构建人性化、舒适温馨的适老环境,以更人性化、精细化的社会治理,破解“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潘铎印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