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完善集体协商机制,更好保障劳动者权益
让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受疗休养
“暖心驿站” 要真正让服务对象心暖
整治网络暴力
别让“老年游” 变成“老难游”
技师小课堂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第三方测评” 岂能沦为“乱评”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师小课堂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每月某一天晚上,华北油田采油四厂来自8个基层单位的27名技师都会准时来到技师创新工作室,参加技师小课堂活动。油田公司技能专家米立和深有感触地说: “通过参加技师小课堂活动,让我明白如何有效利用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平台,把培训、交流、攻关、研发等功能融为一体,使工作室成为厂创新创效龙头团队。”(3月22日《 河北工人报 》)

据报道,为切实开辟高技能人才共融互通的快车道,华北油田采油四厂借助技师创新工作室搭建平台,通过每月一次的技师小课堂活动,不断集聚技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和示范作用,进一步激发全员学技术、练技能、搞创新、解难题的积极性。

企业技师大多身处生产的最前沿,他们对一线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最清楚最了解。可是,由于受知识和技能的局限,面对技术难题,一些技师常常感到无能为力,难以加以破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以为,华北油田采油四厂通过开设技师小课堂,为技师们“补钙壮骨”,一方面,遵循“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可以让技师们“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实现了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有机地融合,为破解生产技术瓶颈问题找到了合适的方法和路径,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一线技师技能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搞好“传帮带”,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技能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技术活力。同时,还增强了企业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和带领功能,使之真正成为创新创效的“龙头”。这样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费伟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