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红黑榜”引导养老行业规范发展
“我还要来舟山”是返乡职工真诚的感激和信赖
“案例汇编” 是职工维权好帮手
让公筷公勺成为 健康文明“新食尚”
刷出来的好评
“稳岗留工”既要用“薪”更要用心
对边角料食品 应加强监管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红黑榜”引导养老行业规范发展

 

“红黑榜”能够影响养老机构的信誉、市场竞争力以及养老从业人员就业的诚信评价,可以倒逼、引领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增强自律意识,守住法律底线和诚信底线,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为老年人营造更加舒适、健康、安全的养老环境。

“95后”姑娘黄慧梅是2023年新当选的4名“95后”广东省人大代表之一,作为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负责人,她长期在一线实践中与老人们打交道,了解到他们晚年生活所面临的痛点难点。黄慧梅认为,当前有部分养老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出现了踩红线踩底线的恶性事件。她提议,建立广东养老“失信黑名单”,建立养老从业“红黑榜”。(1月15日《南方都市报》)

用“红榜”激励,用“黑榜”惩戒——黄慧梅代表的提议切中了养老行业侵犯老年人权益的问题点、风险点,也契合了养老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需求。“红黑榜”能够影响养老机构的信誉、市场竞争力以及养老从业人员就业的诚信评价,可以倒逼、引领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增强自律意识,守住法律底线和诚信底线,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为老年人营造更加舒适、健康、安全的养老环境。黄慧梅代表的提议具有专业性、合理性、可行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这对养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揆诸现实,不仅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数量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存在不少短板。有些养老机构管理缺位,服务理念出现错位,侵权行为并不罕见,甚至出现了薅老年人“羊毛”的问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缺乏责任意识和爱心,甚至出现打骂、侮辱、虐待老年人现象。近年来,媒体已报道了数起养老机构或从业人员虐待、诈骗老年人或伤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案件,也为养老服务行业一次次敲响警钟。

在常规监督的基础上,建立养老行业“红黑榜”,能给规范养老行业增添一股诚信激励、制约的力量。在现代诚信社会,诚信的价值引领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诚信是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市场通行证”,是个人的“就业通行证”或“社会生活通行证”。如果养老机构或从业人员被打了“差评”,或被“拉黑”,社会认可度必然下降,在很多环节必然受限,所获得的资源、机会、空间必然减少。而反之,好评或“红榜”则能给养老机构或从业人员带来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带来更多资源和机会。趋利避害是社会个体的本能反应,“红榜”和“黑榜”所引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效应会对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产生直接的影响,能够激发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产生规避失信行为的自觉意识和诚实守信的内生动力。如此,整治养老行业的失信侵权乱象、规范养老行业的发展、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的素养和服务水平,便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各地正在逐步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和家政服务领域守信主体“红名单”和失信惩戒“黑名单”制度。养老服务业与家政服务业有很多近似相通之处,建立养老服务业“红黑榜”制度,与家政服务业的“红黑榜”相呼应,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征信建设机制。

养老服务业“红黑榜”还向老年消费者提供了有关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更多信息,能更好地满足老年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助于老年消费者精准选择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有助于拉升老年消费者的养老消费体验。有关部门可对黄慧梅代表的上述提议进行重点研究、立项,用失信黑名单念好养老行业规范发展“紧箍咒”,用“红黑榜”引导养老行业规范发展。

□李英锋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