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服务人员上门为老人助浴、康复按摩、修脚理发、清洁打扫……早上9点,在北京海淀区的一家养老服务驿站,赵伟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赵伟是这家养老服务驿站的站长助理,也是一名健康照护师。她虽然是一名“95后”,却有着很丰富的照护经验,目前为止已服务过近千位老人。像赵伟这样的健康照护师不在少数。着力化解“一老一小”的家庭照护难题,“健康照护师”这一新职业进入人们的视野。(10月11日《经济参考报》)
作为一种新兴职业,目前健康照护师的社会处境比较特殊。一方面,随着“一老一小”的照护需求增长,健康照护师将迎来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健康照护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当前有大量的健康照护岗位的从业人员,遍布全国众多城市。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对于健康照护师的知晓率不算高。与月嫂、保姆、护工等传统职业相比,健康照护师职业身份的认定还十分模糊。在此背景下,若想让健康照护师这个职业迅速壮大、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难度较大。
因此,当前健康照护师这个职业最缺乏的,或许是统一的称谓,是社会知名度。2020年2月,健康照护师作为新职业,正式纳入我国职业分类大典。既然如此,就应该广泛使用这个标准的官方称谓,不再用护工、保姆、家政服务员等称谓代替,用统一且标准的称谓逐渐为之正名,提升这一职业的社会知晓率与认可度。
除了正名,更要丰富职业内涵,确保名实相符。从事健康照护师这项工作,有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因此,不仅职业门槛如何确定、职业培训怎么实施等问题需要尽快明确,而且评价服务质量、实施日常监管、调解服务纠纷、维护劳动权益等,都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只有明确了职业规范,方能为之清晰地绘就职业蓝图,确保这一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唐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