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细雨霏霏中,时令的脚步迈向了慎终追远的节日——清明,又到了祭祀扫墓、踏青郊游的时节。回望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清明这一传统节日一直在延续、传承,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过清明节的呢?
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诗中,就清明祭祀作了生动描述:“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哀伤情景。而高翥《清明》一诗,对哀思逝者的悲痛心情描绘则最为凄恻,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踏青是古人过清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春暖花开、桃红柳绿之时,一家大小奔赴田郊,赏花赏景,释放自己的心情,在曼妙的景致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怡人境界。欧阳修就曾在《踏青词》里写道:“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生动展现出当时人们踏青、赏景的盛况。
放风筝是古人在清明节的传统娱乐项目。古人放风筝有讲究,为的是放走晦气,消灾解难。人们会把自己害怕的各种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面,然后等到风筝升到空中,立刻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而逝,这样病晦也就被带走了,这就是古人清明节的“断鸢去晦”。这种习俗流行了很长时间,“断鸢去晦”给了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起来。
古人在清明提倡进行体育活动。清明节荡秋千是传统习俗,不仅少年儿童要荡秋千,弱冠之年的青年、耳顺之年的老人也要荡秋千。唐朝有诗《长安清明》:“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就传神地描绘了清明荡秋千的情景。
节气中的清明是一种内涵丰富的隐喻,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要常怀一颗清明之心。
□刘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