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就地过年”要多一点人性化考量
工地上的“新春集市”有温度
让职工的每个心声 都有“回声”
为民解忧
智能家电适老化 要按下“快进键”
对滥用人脸识别技术 需要加大打击力度
让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地上的“新春集市”有温度

 

1月18日,中建三局在项目部工地现场举办“新春暖心集市”活动,让在工地坚守的建设者们感受到新春的温馨氛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项目工地,有工人领到了春联。(1月19日《工人日报》)

说到工地,很多人想到的是高高的脚手架、吊车,以及各种建筑材料。工地上举办新春集市,向工人派发文化物品,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亮点。

一方面,增加了建筑工地的节日气氛,增加了工地过年的仪式感。贴春联、贴窗花,这些都是很多地方过年不可缺少的“仪式”。在工地上精心布置这些春节的文化物品,会让人感到一种亲切之感,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过年文化熏染。这些工地上的文化元素,也是对春节风俗的一种传承。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建筑工人的关爱。因为工期紧,很多建筑工地春节是不放假的。虽然不放假,但过年的时候,这些建筑工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是无法割舍的。让建筑工地充满节日的气氛,可以化解这些建筑工人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让他们更安心地工作。当然,他们也可以把自己在工地上的节日气氛通过拍照片和视频的方式和远方的亲人分享。

工地新春集市增添文化味儿。我们期待更多的建筑工地能营造春节的节日气氛。

□陶崇银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