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天津,中建二局驰援天津、迎战奥密克戎病毒的号角随即吹响。
渤海分公司驰援抗疫物资
1月12日下午,中建二局渤海分公司得到河西区、北辰区防疫物资紧缺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与团区委负责人取得联系,确认了紧缺物资种类:帐篷紧缺!防护服紧缺!
王笑辉负责防疫物资采购,他立刻拨通平日里有业务往来的防疫物资供货商电话,不料被泼了一盆盆冷水,几家供货商不是在疫情管控区无法运送,就是没有现货,3天后才能满足大批量采购需求。
时间就是一切,必须跑赢病毒传播的速度。当晚,公司发动员工组建防疫物资支援突击队,大家想尽一切办法联络物资资源,一通通电话、一则则微信……手机打到发烫,电话成了“热线”。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晚,经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东丽区的一家医疗科技企业有防护服储备。
更令王笑辉没想到的是,当得知这批防护服将要做战“疫”支援,供货商老板在当前运输费、材料费都上涨的情况下,主动从纷至沓来的订单中“挤”出库存,降价提供给公司。“我被中建二局的善举感动了,我这也算是爱心接力,为抗疫做些贡献。”这位老板还主动加入了这支防疫物资筹集的突击队,协调帐篷采购事宜。
最终,22顶帐篷、1140套防护服分别送到了河西、北辰、津南、东丽四个街道社区,第一时间投入战“疫”一线使用。
与此同时,该公司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们纷纷主动向属地街道报名,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服务中。于洋、张志华两名员工家住津南区,他们主动联系社区,脱下“工作服”,换上“红马甲”;钱廷洋、王亮参与社区防疫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工作一天结束时,手脚都冻僵不听使唤……在“大筛”现场,在一个个社区和楼门里,志愿者们有的负责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有的负责为防范区居民集中采购食品、药品,有的负责流调信息电话沟通……
王勤是公司总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的一名安全员,“我是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的,懂得一定的医护知识,我有信心能完成好志愿服务工作。”看到当地招募志愿者倡议书,王勤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她的丈夫是项目总工程师,工作非常繁忙,家中还有不满3岁的孩子,王勤说:“婆婆听说我要去参加津南的战疫行动,非常支持,主动帮我照顾孩子,我也想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李欣蕾今年刚刚转为正式党员,得知要上一线的消息,她激动地说:“这正是党员要冲锋在前的时候,不报名我觉得对不起我胸前的党徽。”该分公司支援津南战疫青年突击队已集结完毕,等待统一通知,“逆行”出征。
24小时建成10舱气膜实验室
1月15日18时,由中建二局三公司建设的天津市南开区天津体育馆气膜实验室完成搭建,16日凌晨正式投入使用。
天津体育馆气膜实验室由两组气膜实验室组成,共计10个舱,包括1个样本处理区、2个试剂准备区、2个扩增区。据了解,投用后,按照天津市当前十混一检测要求,天津体育馆气膜实验室每日可检测核酸样本150万人份,为助力天津阻击奥密克戎赢取宝贵时间。
据中建二局三公司援建天津体育馆气膜实验室总指挥孙明介绍,中建二局三公司援建队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共计组织调配了260名员工参与建设。援建队于14日18点组织材料进场并连夜开展施工,2小时完成图纸设计及场地布置、3小时完成第一组5个实验室的搭建。从场地规划到设备进场、从水电布置到人员分配、从平整场地到开始安装、从气膜充气到调试工序、从调试无误到投入抗疫战线,截至1月15日18时,经过24小时连续工作,中建二局三公司完成了天津体育馆气膜实验室的搭建任务,第一时间支持核酸检测工作的进行,缓解了全市核酸检测的压力。
16日凌晨,天津体育馆气膜实验室完成所有设备调试,“猎鹰号”正式投入使用。两组气膜实验室全天候运转,日最高核酸检测150万人份。天津体育馆气膜实验室的成功建成,将拥有更大的空间来容纳更多的实验设备及工作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大批量样品进行即时检测,极大地提升了单日核酸检测效率。
□本报记者 马超 通讯员 蒋晓丽 陈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