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厚植职工法治素养是提升和谐劳动关系的应有之义
岗位送到家门口,职工更有获得感
对医美市场乱象 监管要出重拳
首例比特币合同案 为非法“挖矿”敲响警钟
大力提高
“零工之家”让务工者舒心更暖心
“摇一摇”开屏广告 不能以违法为代价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医美市场乱象 监管要出重拳

 

“只要你五官没问题,我就能让你看上去比同龄人更年轻。”近两年,自称能让人变年轻的医美抗衰项目——热玛吉火热起来。价值不菲的医美项目,催生了器械造假、人员资质造假乱象,医美事故频发。不久前,在上海警方破获的一起医美器械制假案件中,仅假冒医美医疗器械就查获了54台,探头等耗材、包材高达数万件,涉案金额近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市面上超八成热玛吉仪器是水货,网络上“烫伤”“面部凹陷”“毫无效果”等投诉也让这一医美项目遭遇颇多争议。(12月18日 《工人日报》)

医美项目是市场的热点,也是侵权的焦点。如今,热玛吉医美抗衰项目为医美市场的黑档案再添新纪录。热玛吉等项目火爆的表象之下,是假机构、假器械、假医生大行其道,是一条坑人的黑色产业链,是消费者被忽悠、被欺诈、被试验的高风险。热玛吉等医美项目劣币驱逐良币,扰乱了市场秩序,威胁、侵犯了消费者的健康权、财产权。

针对医美市场的“三假”乱象,监管必须动真格、出重拳。卫健、药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消费者的投诉举报为线索切入点,对医美市场的所有机构、从业人员、器械、项目进行全面排查,依法甄别合法性,对于缺乏许可、资质的机构、从业人员,对于未按规定注册管理的医美器械,对于未按标准操作的医美诊疗行为,该查处查处,该取缔取缔,该规范规范,端掉医美行业中的黑色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曝光相关医美案例和乱象,发布消费警示,引导消费者擦亮眼睛,理性参与医美消费。

要用监管之手揭掉医美市场中的“三假面纱”,挤出医美市场中的“三假水分”,才能给消费者营造一个诚信、安全、健康的医美消费环境,才能促进医美市场的有序发展。

□李英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