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法分子制作仿冒App并通过分发平台生成二维码或下载链接,采取定向投递等方式,通过短信、社交工具等向目标人群发送二维码或下载链接,诱骗受害人下载安装。在虚假的贷款App上提交姓名、身份证照片、个人资产证明、银行账户、地址等个人隐私信息的用户数量甚巨,大量受害用户向诈骗分子支付了上万元的所谓“担保费”“手续费”费用,经济利益受到实质损害。(11月24日 《法治日报》)□王铎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