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谨防养老变坑老
老母鸡煲汤香味更浓
泡杯好茶 水温是关键
吸二手烟可能诱发打鼾
4种饮食习惯加重疲劳
“执法+云培训” 开展文明游园专项检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10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谨防养老变坑老
法官提醒您把握“三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一些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存在重大风险隐患。重阳节之际,朝阳法院法官梳理了最近几年侵害老年人权益的典型案例,提醒老年人及家属防范那些隐藏的陷阱,避免养老变 “坑老”“伤老”。

■养老服务不规范 养老变“伤老”■

案例:2020年10月29日下午,王某在养老院如厕时不慎摔倒在地,随后被送至医院治疗。后经鉴定,王某伤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伴构成七级伤残,王某将养老院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与养老院签订《养老机构服务合同》,养老院应按合同约定为王某提供服务,合同约定对王某护理等级为专护。但合同中未明确约定提供专护的具体服务内容。根据养老院登记表记载,养老院明知王某入住时身体状况,如厕需要帮助。现养老院护理不当导致王某摔倒,应承担民事责任。最终,法院判决养老院承担60%的责任并赔偿王某相关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

法官说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养老机构应建立老年人健康状况入院评估制度。但在实践中,养老机构提供的格式文本合同中普遍缺乏针对老年人个体差异情况的入院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这也导致养老院是否应该提供如喂饭、协助运动、夜间看护、配药等具体服务没有在合同中明确加以约定。

在此提醒老年人及家属,选择养老机构之前一定充分了解养老机构相关资质、软硬件水平、市场口碑。如果有必要,还要根据老年人特殊的身体情况,把要求养老院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作为补充条款添加到格式合同当中。

■轻信保健品 “伤财”又“伤身”■

案例:2019年2月,柳某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老年慢性病待查。吴某得知后给柳某介绍了自己代理的保健品并承诺一个周期就能见效。2019年5月,柳某自觉病情加重,送医后诊断为尿毒症、心功能不全、肺水肿、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代谢性脑病、低钠血症,并入院治疗。柳某将吴某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吴某在明知产品不具有药理作用的情况下仍向柳某作虚假宣传,致使柳某误信后购买产品,最终判决吴某按三倍数额向柳某赔偿。

法官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因可能存在一些基础性疾病,往往更为关注自身健康,这也给不良商家和个人提供了牟利渠道。一些保健品打着“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旗号,打亲情牌,刻意营造“健康焦虑”,以高出成本十几倍、几十倍的价格售卖给没有消费需求的老年人。最终不仅不能治病,反而贻误老年人治疗最佳时机。

在此提醒老年人及家属,不要盲目跟风购买保健品,也不要轻信保健品能治病的夸大宣传。如果购买保健品,一定要特别注意产品批准文号信息和主要功效,并且不能影响老年人对自身基础疾病的正常诊疗。

■花式旅游陷阱多多 游遍世界变“空中楼阁”■

案例:2020年9月,黄某、张某夫妻二人支付20万元后,与旅游公司签订《购买协议》,《协议》载明:“您买的是永久性五星级豪华度假住所,在全世界可以任何时候去您想去的地方,直到永远。”后黄某、张某将旅游公司诉至法院,表示二人受旅游公司工作人员邀请听讲座,被工作人员在封闭环境内进行高强度密度宣传,耗时4个小时,在此情况下二人签订协议并刷卡。二人经网上查询该公司信息,发现协议内容与宣传不一致,要求解除合同并全额退款。根据法院核实,旅游公司实际仅在冈比亚和巴厘岛各拥有一家度假村。因旅游公司未对合同条款进行合理说明和解释,致使购买人将度假产品误认为一般旅游度假产品,现购买人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撤销上述合同,法院依法准许。

法官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九条规定,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一些新型旅游产品采用预付高额费用的方式,在售卖时承诺让退休老人终身享受、自由选择、游历各地。在司法实践中,发现这些产品可能存在一些隐藏的消费陷阱。比如当老年人准备出行时设置了复杂的权益交换流程,设置了不合理的较长提前预定时间限制,不断推销提升等级增加额外消费支出等。而且,这些旅游产品往往一次性收取较高费用。老年人一旦身体有恙,出行不便,提前预付的高额费用便无法退还。

在此提醒老年人,在购买新型旅游产品一次性预付高额费用之前,一定仔细阅读合同,并充分考虑自身身体条件。还要明确约定享有解除合同权利和退还预付费用的办法。

法官提醒:

通过梳理这些侵害老年人权益的典型案例,朝阳法院法官提醒,老年人选择养老服务要把握“三关”,避免踩“坑”。

资质关 无论是养老、旅游、理财还是提供其他服务的公司、机构,都应具有相应行业资质。在选择服务之前,可以要求公司出示营业执照、资质证明,核实经营范围涵盖的业务内容和资质信息、注册资本等情况。

信誉关 伴随网络资讯发展,不良商家负面信息将无处遁形。在选择提供服务的公司之前,可以在行业公示类网站、消费者权益保护类网站、大众口碑类网站查询公司的信誉、商誉和市场评价等情况。还可以上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该公司是否存在欺诈客户等相关诉讼纠纷。

合同关 目前商家大部分提供的都是格式合同。法律规定,格式合同可以增加补充条款。应该要求商家的工作人员将口头承诺的各项优惠条件都在合同中以补充条款的方式明确体现出来,以便在纠纷发生时有约定可依,最大化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杨琳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