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刚和朋友聊天提起某款商品,打开手机购物App后,首页随即出现同类产品的推送广告;刚和家人商量休假打算去某地旅游,某旅游App马上“奉上”该地最佳旅游攻略……这种“聊啥来啥”的现象让人们在接受“贴心”服务的同时越发感到疑惑:“怎么就这么准?难道是App在‘偷听’我们聊天?”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日前正式启动,个人信息保护再次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10月12日《中国青年报》)
App“窃听”用户个人信息,既是一个技术运用的问题,也是一个依法治理的问题。因此,不让App肆意“窃听”用户个人信息,不能仅凭某个方面的单兵突进,还应插上技防和法律的“双保险”,才能确保App技术的运用回归中立本位,而不再沦为侵害用户个人信息的违法工具。
遏制App“窃听”用户个人信息,要善用技防手段。App系统开发商要把App收集信息所涉及的上传、下载、权限访问等使用权限完全交给用户,为用户建立起防止隐私权限任意被使用的“第一道防火墙”,让用户对是否出让个人信息真正做到“自己说了算”。
与此同时,还要善用法律武器。近年来,我国针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今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即将施行。该部法律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不同类型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规范,为从源头上防止个人信息数据被过度收集和利用筑牢了“防火墙”。对此,必须坚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以法律武器震慑App“窃听”用户个人信息的不法行为。唯有插上“双保险”,App在“窃听”用户个人信息方面才会没有用武之地。□张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