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企业改革攻坚必须将职工合法权益置于重要位置充分考量
“相亲式”师徒结对让传帮带更精准
防范“高考骗局” 需多方提高警惕
当心骗局
高温津贴必须 及时足额发放
儿童夏令营 要规范发展
“职工之家”结对共建可补齐服务短板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6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范“高考骗局” 需多方提高警惕

 

2021高考临近,广大考生都进入了紧张的冲刺状态,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脑筋”,借高考散布虚假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甚至实施诈骗。为此,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诈骗案例和虚假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教育部等多部门发布高考防骗预警,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详细的分析,向广大考生和家长揭示了多种“高考骗局”的行骗伎俩,证实了网上传言的所谓“高考答案”“押中真题”“内部指标”“低分高录”等都是骗子的话术。这对于维护高考考试和招生秩序,保障考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提升国家考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这些案例看,骗子们并没有多高明的手段。比如,高考前,骗子以贩卖“高考答案”为名进行诈骗,无非就是抓住考生和家长希望得高分的心理,以此蒙蔽考生和家长。而高考后,骗子抛出“内部指标”“机动计划”等诱饵,主要源于考生和家长心存侥幸,为了能顺利上大学,或低分也能上好大学,丧失了基本的理性和判断能力,以致上当受骗。

防范“高考骗局”,除了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外,还需多方共同努力。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强高考防骗预警,还得加强有关法规政策宣传,让考生和家长普遍知晓考试和录取环节的规则与流程,并加大对高考诈骗的查处力度。学校应将防诈骗教育作为日常生活教育的“必修课”,提升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积极防范各类诈骗陷阱。电信部门应把握高考特殊时节,加大相关信息监测力度,及时阻止欺诈信息传播,并严格取证交予警方立案。

□付彪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