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二手平台消费 警惕 4 大陷阱
“硬”水泡咖啡味道更香
多读写可让大脑保持健康
“红血丝”或因洗脸水太热
专家建议重视青少年女性HPV疫苗接种
饿了才吃很伤身
多项措施开展搬家行业乱象专项整治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手平台消费 警惕 4 大陷阱

 

不少消费者会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将闲置物品转给他人,这样既可以让闲置物品循环利用,又能让自己赚点零花钱,但这也让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机”。据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发布的二手平台消费舆情数据反映,负面舆情超过了舆情总数的六成,二手平台消费负面舆情主要集中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虚报价格、平台不履行责任以及恶意欺诈等四个方面。

■消费现状——

“假冒伪劣”等四大陷阱严重

据介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此前报道,调查发现,闲鱼平台存在售卖色情漫画、盗版网课、影音资源、办假证、售卖个人信息等问题;转转平台存在售卖色情漫画、盗版网课、影音资源等问题;闲转平台存在售卖色情漫画、盗版网课、影音资源以及涉嫌默许售假问题;找靓机平台线上回收具体规则模糊,质检机构资质难判断;拍拍平台回收业务存在估价低、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缺乏自主权等争议;花粉儿平台直接售卖标注“高仿”商品,存在涉嫌默许售假问题。

为全面了解二手平台消费市场状况,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近期联合消费者网(www.bjxf315.com)对2020年二手平台消费舆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舆情数据反映,二手平台消费负面舆情主要集中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虚报价格、平台不履行责任以及恶意欺诈等四个方面。其中,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负面舆情最多,占到所有负面舆情的三成多。部分卖家故意隐瞒商品质量问题,甚至通过二手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购买之后又拒绝退货或拖延退款。

■维权梗阻——

违约成本低和维权举证难

“导致二手平台消费纠纷较多的原因,主要是注册门槛低、违约成本低和维权举证难。” 结合本次监测到的二手平台消费舆情数据,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有关专家认为,二手平台消费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需要重视:

一是资质审核问题。不少卖家并非个人闲置物品交易,而是以二手名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些卖家在平台上进行多次交易,实际上就是需要办理注册登记的经营者,但平台没有履行资质审核以及向有关部门上报的义务,导致平台内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

二是日常监管问题。平台上不少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有关法律明令禁止的商品或服务,但平台明显疏于管理,这也是导致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和违禁物品在平台上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

三是平台机制措施不完善。有的二手平台没有安全可靠的第三方支付系统,导致消费者只能选择私下交易,明显增加了资金安全风险;有的二手平台没有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导致违规用户很难真正受到信用惩罚;有的二手平台没有建立售后服务体系,如果发生消费纠纷或者权益受损,平台缺乏有效的售后调解和维权通道。

■消协建议——

消费者谨慎脱离平台私下交易

结合本次监测到的二手平台消费舆情数据,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二手平台应主动承担相应责任。要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承担相关资格资质审核义务、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义务,否则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是对二手交易市场加大监管力度。有关部门应在鼓励和督促二手平台建立健全交易规则、信用评价、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配套措施的同时,严厉查处二手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以及违禁物品及服务的行为。

三是消费者也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选择二手平台消费时,要仔细查看平台规则、卖家认证及信用等级等相关信息,对于价格明显偏低的商品要提高警惕,通过二手平台购买奢侈或贵重物品,最好请专业人士鉴定查验,尽量不要脱离平台私下交易和支付款项。如果权益受到损害,及时收集好相关证据,与卖家和平台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也可以向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如果遇到诈骗问题,还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求助。

□本报记者 博雅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