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贫困是困扰许多贫困家庭的问题,也是社会舆论关注的话题。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多重因素,包括历史的、现实的、物质的、观念的……解决起来也需要多方入手,共同努力。
“我们在城市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工作中,不仅有雪中送炭的物质帮扶,还抓住教育扶贫精准发力,从根本上阻断城市困难职工的代际贫困,通过改变困难家庭学子的命运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工人日报》报道,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近年来构建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困难职工家庭学生的精准帮扶体系,确保在所有教育阶段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在学生大学毕业后,工会将提供就业帮扶直至就业,全面实现对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从幼儿园至大学毕业后帮助就业的全覆盖、不断线式的帮扶。
读了这则新闻,在为工会组织善举点赞的同时,也触发了更多的思考。
代际贫困是困扰许多贫困家庭的问题,也是社会舆论关注的话题。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多重因素,包括历史的、现实的、物质的、观念的……解决起来也需要多方入手,共同努力。
工会组织代表和维护职工权益,为困难职工子女求学、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虽然不能说是分内之责,却是实实在在的雪中送炭,体现了工会组织对困难职工的关爱深入其家庭、子女,彰显了工会组织的作为,也因此赢得了职工更多的信赖和拥护,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但是,工会的人财物力毕竟有限,而且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助学更重要的工作、活动还需要更多的人财物力。况且,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乃至就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也不是工会一家可以“包办到底”的。工会组织可以尽心竭力,但不等于说这件事只能由工会来做——事实上也做不到或做不好。政府、学校、用人单位都有责任为之尽力。
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政府的职责,包括义务教育阶段费用,政府部门应该按照相关政策给予帮助或补贴,执行到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不以赢利为目的,对于贫困家庭子女应该有相应的帮扶机制,即使不是资金的补助,也有义务帮助他们勤工俭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同时,保证他们完成学业。在就业问题上,用工单位同样负有社会责任,对于贫困家庭成员就业给予适当倾斜,使之有基本生活保障。这样,加之工会组织的助学活动,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为贫困家庭走出代际困境辟开通道,创造条件。
最后特别要说的是,寒门学子在求学、就业观念和追求上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不可好高骛远,不可脱离实际与现实。要走出代际贫困,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和拼搏。须知,外因只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的作用再大,也是第二位的原因,不能离开内因独立发挥作用。在阻断代际贫困问题上,如果自身缺乏求变的动力,不肯付出艰辛的努力,即使有再多的帮助与支持,也不可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