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热气球旅行正成为很多年轻游客的选择,国内的载客热气球项目也在加速发展,多地推出“系留飞”或“自由飞”体验项目。但近期接连发生两起热气球坠亡事故,让乘坐热气球的安全问题引发担忧。专业人士认为,安全事故暴露出载客热气球在监管和行业规范上的缺失,给热气球旅行敲响了警钟。(1月24日《工人日报》)
乘着吊篮冉冉上升,脚下世界“越来越小”,热气球承载着人们对天空的美好幻想与期待,但该项目的“脱缰”乱象也亟待治理。接连发生的两起热气球坠亡事故,就暴露出浪漫与刺激背后的安全风险。确保其经营规范和有序发展,就当系好“安全绳”、拧牢安全阀,健全安全机制和安全措施。
载客热气球对行业入门和运营规范有极高要求,包括气象、风速、设备、燃料及操作等在内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导致人身伤亡的安全隐患。从当下情况看,一些热气球项目未考虑地貌、气象条件等适配度就盲目上马;工作人员培训也纯属图形式、走过场,形同儿戏。
生命诚可贵,安全重如山。确保热气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全飞行器”,就当以事故为鉴,补齐经营短板和监管空白,用制度完善规范企业和行业发展,严把准入关、培训标准化,让浪漫与安全齐飞并行。
□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