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给“就地过年”劳动者以弹性轮休的机会彰显人间温情
应给“脱缰”热气球系好“安全绳”
工伤保险“先康复后鉴定” 值得各地借鉴
追薪
别让“摇步器” 毁掉真健身
让职工成长成才 企业要舍得花本钱
文明养犬 “立规矩”更要“守规矩”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就地过年”劳动者以弹性轮休的机会彰显人间温情

 

春节是法定假日,回家是现实需求。允许就地过年的劳动者弹性休假,在合适的时间段把春节假期补回来,符合《劳动法》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精神,也契合劳动者的回家刚性需求,彰显了人性化。

春节临近,为了减少节日期间大规模人员流动,多地先后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就地过年”在短时间内成为热议的焦点。与此同时,劳动者也期盼,用人单位在落实加班工资、轮班轮岗制度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弥补不能回家过年的遗憾。(1月21日《工人日报》)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而团圆是春节永恒不变的主题。春节越来越近,家的向心力就越来越强,很多人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归家之心愈发迫切。然而,回家过年涉及大规模人群的流动,也会引发很多人群聚集的场景,这无疑会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无论是对于民众的个人健康,还是对于疫情整体防控,都是不利的。所以,很多地方都在倡导“就地过年”,而这种倡导也得到了人们的积极响应。在疫情面前,不少人在权衡之后舍小家为大家,由“回家过年”改为“就地过年”,以个人的牺牲配合支持疫情防控,彰显了广大劳动者的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值得点赞。

诚然,不少地方都推出了发“留岗红包”“过年红包”、特别工作津贴以及安排文化娱乐活动、免费提供年夜饭等彰显人文关怀的稳岗留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留岗劳动者的权益,也让留岗劳动者的情感得到了一定慰藉。但是,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一家人见见面或者在一起吃吃饭那么简单,还承载着夫妻团聚交流感情、陪护父母、监护子女以及处理相关事务等功能,这也就意味着,有些事情的处理需要以回家为前提,发红包、送慰问等措施难以完全弥补劳动者不能回家的遗憾。

所以,还是应该给“就地过年”打好弹性轮休的“补丁”。眼下疫情传播的风险较大,引导劳动者就地过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符合疫情防控的需求,但到了今年春季末、夏季初,如果疫情被有效遏制了,疫情传播风险明显降低了,或者疫苗接种实现了有效覆盖,就得给那些就地过年的劳动者提供回家“补年”或“补休”的机会,这也应该被纳入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硬核措施之中。

春节是法定假日,回家是现实需求。允许就地过年的劳动者弹性休假,在合适的时间段把春节假期补回来,符合《劳动法》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精神,也契合劳动者的回家刚性需求,彰显了人性化。弹性错峰休假既有利于用人单位统筹安排生产服务,也能避免人员过量流动和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缓解疫情防控、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等压力。

实际上,一些地方和企业已经针对就地过年劳动者的补休或调休做出了安排。1月13日,北京发布《关于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留京过年期间稳定劳动关系工作的通知》,要求安排职工在春节和休息日加班的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或者根据职工意愿安排补休。位于山东滕州的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近期制定了多项支持安心留人的举措。其中明确,春节期间留滕过年的省外员工可在年后的6月份之前,申请享受7天假期调休,由公司报销探亲路费。这些经验尤其值得各地各用人单位借鉴,用人单位完全可以通过置换春节假期、放带薪年休假、探亲假等形式给留岗劳动者补休、调休,这样,既维护了疫情防控的大局,又照顾到了每一个劳动者、每一个家庭的实际权益,既显理性,又有人间温情。

□李英锋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