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年终总结考评容不得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大行其道
合力营造让外地留守员工安心过年的氛围
让公筷公勺 成为“新食尚”
做好科普工作 遏制谣言扩散
套路
“寒门贵养”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对儿童护肤产品 要进一步强化监管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公筷公勺 成为“新食尚”

 

商务部近日印发《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其中要求餐饮服务单位要为合餐顾客提供公筷公勺服务。但记者日前探访发现,北京多数餐厅尤其是平价餐厅依然不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市民合餐也常碍于情面不会开口要公筷,使用公筷公勺“事儿多”“显生分”的观念仍然存在。(1月15日《北京日报》)

围桌合餐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家人亲友围坐在一起筷来箸往,其乐融融的背后却也为病毒病菌提供了传播通道。尤其疫情发生后,引发人们对很多日常生活“关键小节”的反思,其中之一,就是使用公筷公勺,从源头上阻断病毒细菌在餐桌上的传播,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但从媒体的报道看,虽然政府不断倡导,相关举措不少,社会共识也逐渐形成,但具体到实践中,使用公筷公勺依然难以成行,甚至依旧是一句口号。其中除了餐饮服务单位缺乏主动和引导,更在于市民出于“情面”上考量,“事儿多”“显生分”等观念仍然存在,结果就成了推行公筷公勺路上的绊脚石。

餐桌上多一份公筷公勺,市民健康就多了一份保障。使用公筷公勺或许是少了点“人情味”,但实际上却更卫生、更健康、更文明,自然也应该是更有“人情味”。

就此而言,全面实施公筷公勺制度,让健康和文明成为“新食尚”,既不能单兵突进,也不能浅尝辄止,而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餐饮服务单位和消费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我做起,共同努力。而这三者中,最核心的还是对消费者要增强公筷意识的培养,摒弃不该存在的思维定势和固有观念,自觉主动地从一筷一勺做起。只有将观念彻底扭转过来,公筷公勺才能成为被广泛理解和接受的“新食尚”。

□张国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