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个别地区突发聚集性疫情,本市疫情输入风险陡增。那么,公共场所设置的“一米线”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如何?记者近日探访时发现,部分商家和单位的“一米线”没有落实到位,排队群众扎堆儿在一起,现场也无人引导。(1月11日 《北京晚报》)
近距离的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1米内是医学上公认的致病传染区域,1米外是远离传染源的安全区域,更或言之,“一米线”是保护生命的安全防线。在疫情尚未彻底结束的当下,每个人恪守“一米线”社交距离,便是助力疫情防控的科学防线。当下,有的公共场所设置的“一米线”已经形同虚设,显然增加了一定的风险。
“一米线”距离意识不能松懈,于个人而言,理应认识到此。毕竟“一米线”是健康安全线,更是文明风景线。最基本来看,文明用餐“一米线”,文明办公“一米线”,文明秩序“一米线”, 文明生产“一米线”……唯有人人做到此,“一米线”才能够促进良好的秩序形成,也才能够有助于疫情的防控,真正促进实现健康你我他。
让“一米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效的管理也不容缺失。比如,商务楼宇、商超、餐馆、各类门店等公共场所到访人员进门需扫码登记信息,如果缺失管理,“一米线”的距离极容易被忽视。故此,可以通过广播提示或者增派人手加强管理等,让人们意识到“一米线”的存在。可以说,管理到位了,就能避免“人一多就乱”的情况发生。□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