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春节不返乡职工“解乡愁”需要多方合作
“一米线”距离意识不能松懈
根治欠薪 要下狠手打“七寸”
应该加快推进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不打烊
儿童用品市场 监管不能缺位
期待“项目夜校”能够多起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米线”距离意识不能松懈

 

眼下,个别地区突发聚集性疫情,本市疫情输入风险陡增。那么,公共场所设置的“一米线”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如何?记者近日探访时发现,部分商家和单位的“一米线”没有落实到位,排队群众扎堆儿在一起,现场也无人引导。(1月11日 《北京晚报》)  

近距离的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1米内是医学上公认的致病传染区域,1米外是远离传染源的安全区域,更或言之,“一米线”是保护生命的安全防线。在疫情尚未彻底结束的当下,每个人恪守“一米线”社交距离,便是助力疫情防控的科学防线。当下,有的公共场所设置的“一米线”已经形同虚设,显然增加了一定的风险。

“一米线”距离意识不能松懈,于个人而言,理应认识到此。毕竟“一米线”是健康安全线,更是文明风景线。最基本来看,文明用餐“一米线”,文明办公“一米线”,文明秩序“一米线”, 文明生产“一米线”……唯有人人做到此,“一米线”才能够促进良好的秩序形成,也才能够有助于疫情的防控,真正促进实现健康你我他。

让“一米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效的管理也不容缺失。比如,商务楼宇、商超、餐馆、各类门店等公共场所到访人员进门需扫码登记信息,如果缺失管理,“一米线”的距离极容易被忽视。故此,可以通过广播提示或者增派人手加强管理等,让人们意识到“一米线”的存在。可以说,管理到位了,就能避免“人一多就乱”的情况发生。□杨玉龙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