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企业要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有为有位
AED一天救两命背后的“生命之问”
让更多的心理减压室 成为职工的“避风港”
文物保护 须增强技防力量
频频“翻车”
建“工匠孵化基地”是一举多得
多方形成合力 助“小胖墩”瘦下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AED一天救两命背后的“生命之问”

 

记者近日从广东省深圳市急救中心获悉,2020年12月14日,在深圳市龙岗区和福田区连续有人因为心脏骤停突然倒地。幸运的是,他们遇上了能开展心肺复苏的人,还在短时间内有“救命神器”AED即自动体外除颤仪相助。目前,两人均已脱离生命危险。(1月2日 《工人日报》)

两名在公共场所突发心脏骤停的人最终能够“起死回生”,关键就在于两个因素:一是遇到了懂得急救知识的路人;二是附近正好有被称为“救命神器”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可以使用。事后两位患者的接诊医生也都不约而同地表示,突发心梗最关键就是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掌握急救知识的路人、医生,还有AED都功不可没。

同一个城市,安装在公共场所的AED一天之内连救两命,这也算是创造了一个人不大不小的生命奇迹,而在这一生命奇迹的背后,则是“生命之问”,也就是我们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幸运,惠及到更多的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向深圳市学习,通过政府的、社会的力量,筹集资金,吸纳资源,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安装更多的AED设备,让关键时刻能够有“救命神器”可以使用。

但是,仅有AED在公共场所的普及还远远不够,如果没有懂得急救知识,懂得正确使用AED的人,那么再多再先进的AED也可能沦为了摆设。所以还必须积极开展急救知识在公众当中的普及,而且要按照先重点人群,再普通人群的原则,争取让更多的人掌握包括使用AED在内的急救知识。□苑广阔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