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情感温暖是更高层次的“送温暖”
“经常招工经常缺”现象亟待纾解
期待更多老厂房 “长”出新经济
发红包留职工过年 是一种“多赢”之举
价格虚高
让更多的家政服务员“幸福入会”
严防养老机构“跑路” 监管要走在前面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更多老厂房 “长”出新经济

 

老车间,水塔,烟囱……众多工业遗址的元素,构成了别有韵味的游览胜地——成都东郊记忆。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里成为我国西部工业企业的集聚区。时代变迁,随着工业企业外迁,工业基地的老厂房一度被废弃遗落在城市一隅。伴随着文旅产业的兴盛,这些工业遗迹浴火重生,变身为文旅融合的新地标,改建成现代文创产业新型园区,老厂房长出新经济。(1月3日 《人民日报》)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产业不再拥有昔日的辉煌。除了整体行业下滑,许多企业关停并转,留下许多老旧废弃厂房。保护利用好这些工业时代的历史遗存,既传承了独特的城市发展文脉,也提升了区域整体的文化软实力,比如“成都东郊记忆”,利用工业遗址发展创意经济,老旧厂房长出新经济:创智天地、创意大院、影视聚落等主题聚落,老旧厂房打造成了创意工坊。

随着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区域用地的调整,诸如成都市东郊老工业区这样昔日的工业企业集聚区,被淘汰的老工业厂房已越来越多。若加以开发利用,不失为有着独特价值的宝贵资源。比如与艺术“联姻”,注入艺术的灵动,那么,除了原有的地块、厂房可以因此“盘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乃至成为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一个新亮点,于企业,也有可能通过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脱胎换骨,甚至凤凰涅槃的蜕变。

更重要的是,老旧厂房转型升级改造为文创产业园区,固然让人耳目一新,却也让人留住了一座城市的独家回忆,而这本身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作为近现代工业的产物,老旧厂房给人一种现代文明的陶冶,老旧厂房曾经的故事,就是一本形象生动的历史读本,让人感受那个年代顽强不息、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别具励志的精神内涵,而这样的“新经济”,显然是任何的“文化创意”所难以企及的魅力所在。□钱夙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