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物只可解一时之困,倾注真情的关心帮助却能给困难职工带来更长久的温暖。当前,送温暖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期望更多地关注困难职工的“精神家园”,用心用情写好“温暖”二字,给他们更加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温暖,让他们在这个寒冷的严冬里真正从心底里感到温暖。
岁末年初,全国各省市“两节”送温暖活动相继启动,各级工会将筹集亿万元资金走访慰问困难职工,为眼下的凛冽寒冬,增添了一抹亮色,带来了一丝融融暖意。
“送温暖工程”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旨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人心”,实施以来,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困难职工的心,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关爱之心,体悟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温暖之情。
中华民族素有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作为一项爱心善举,送温暖活动,既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弘扬,更彰显了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展现了工会组织切实履行基本职责、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使命担当。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一些地方,送温暖活动已然程式化,更多的时候只是与困难职工简单握下手,送一些钱物,说几句客套话,常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缺少与困难职工的深入沟通、交流互动,主动给困难职工以“情感温暖”,或多或少被忽略了、遗忘了。
一定的钱物帮扶,虽然能解一些困难职工的燃眉之急,帮他们暂渡难关。但困难职工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一定的物质帮扶,同时更需要思想上的交融、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慰籍,更希望有人来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愿望,帮他们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从中增强战胜困难、走出困境的勇气和信心。
因此,在送温暖过程中,我们不能仅满足于给困难职工以“物质温暖”,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给他们以真诚的“情感温暖”。每到一户困难职工家中,要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了解他们心心念念牵肠挂肚的是什么;看一看他们的衣食住行,摸清他们的家庭基本状况;问一问他们当下最需要什么,希望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做些什么;多与困难职工、当地领导交流,分析致困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贫脱困的思路办法。通过面对面与困难职工唠嗑拉家常,做好引导疏导工作,帮他们解开心中的疙瘩、消除思想上的阴霾、卸下精神上的包袱,鼓励他们振作起来,自立自强,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困境。
钱物只可解一时之困,倾注真情的关心帮助却能给困难职工带来更长久的温暖。当前,送温暖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期望更多地关注困难职工的“精神家园”,用心用情写好“温暖”二字,给他们更加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温暖,让他们在这个寒冷的严冬里真正从心底里感到温暖。
□何应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