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中国传统特色疗法之一,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经常针灸,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针灸具体有哪些功效?针灸后又需要注意什么呢?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中医康复中心主治医师杨冠男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针灸的三大功效
针灸疗法起源于中国。早在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 就有针灸相关经络、穴位和针刺手法的相关记载。针灸是一种“内病外治”的自然疗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
针灸疗法分为针法和灸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和扶正祛邪的作用。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灸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后需注意四方面调养
不要过度劳累
接受针灸后,不要过度疲劳,身体的疲惫往往会让针灸效果减半。这是因为针灸打通了人体的经脉,而打通的经络需要进行静心调养,充沛的精力是保证针灸手术完全康复的先决条件。
尽量不要洗澡
针灸完成之后,一定要注意洗澡的时间。尽量等待两个小时左右,等伤口愈合再洗澡。针刺是一个大概念,包含着很多内容及方法,例如,针刺还包含着其他一些治疗方法,诸如穴位埋线治疗、火针治疗、刺络放血治疗、小针刀治疗等等。这些不同的治疗方法,也决定着治疗以后何时可以洗澡的问题。
做好防护工作
针灸借助银针等工具来实现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在完成针灸手术后,一定要做好基础的防护工作,不要着凉,否则会使针灸效果降低。如果是面部、头部针灸,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或者戴质地柔软的帽子。
注意饮食搭配
针灸后,还应当结合日常的饮食来进行后期的调养与滋补。针灸会损耗人体的部分能量,需要通过食物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才可以。尽量吃一些较为清淡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还有牛羊肉,过于油腻的食物会让针灸部位油脂分泌过多,形成堵塞。
常用保健穴位推荐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给您推荐几个常用的保健穴位,提高大家的抵抗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部,在外膝眼下3寸,距离胫骨1横指处。足三里穴是日常保健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作用,大家可以在家中采用艾灸足三里的方法来防治疾病,每日艾灸足三里穴20分钟,对提升抵抗力很有帮助。
关元穴
关元穴也是我们常用的保健要穴之一,具有培元固本、补益元气的作用,可用于元气不足所导致的多种疾病。关元穴位于小腹部,肚脐下3寸。同样,关元穴也可以采用艾条灸的方法进行自我治疗,对大家的抵抗力同样大有益处。
三阴交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部,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是人体的肝、脾、肾三条经脉的交会穴。自我按揉或艾灸三阴交穴,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对睡眠质量的改善也很有帮助。
□本报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