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呈现加速态势,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全球流行特征,我们面临的境外输入风险骤然加大。国家卫健委信息发布疫情实时追踪显示,截至3月16日10时,北京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1例,占全国累计报告119例的四分之一,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为了防控境外输入风险,北京市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首都机场启用3号航站楼D区作为集中接受国际进港航班的处置专区;大兴机场的国际进港航班已全部转到首都机场运行;启用新国展为首都机场入境北京旅客转运集散地,由相关省(区、市)和北京市各区分别接转,等等。相信随着疫情的变化,防控措施还会进一步调整。
政府在入境旅客进京源头严格检测、分流,为防控疫情输入风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些以北京为目的地,或者有固定居所,散布于全市不同社区的入境旅客,还需要接受14天的隔离观察,这件事谁来管?怎么管?社区固然责无旁贷,每个居民是不是也应该有所贡献呢?
前些天,随着国内疫情趋缓,许多人紧绷多日的情绪松弛下来,出门的多了,进公共场所的多了,连一度管制很严格的社区出入口也不那么认真了,加之大批复工复产人员的增加和每日流动,对于疫情防控本来就是一个考验。如今又增加了境外风险,况且已经有入境确诊者出行,带来传播可能,这些足以引起每一个北京市民的警惕。
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松弛下来的防控“弦”应该重新绷紧起来。这种绷紧,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去监督他人,而是首先“管好”自己,继续坚持既往的防控措施,少出门,不添乱,平稳度过防控期,就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一刀(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