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回放
3上一版  下一版4
 
编者按:
我有幸采访了冬奥会会徽设计者
因一文而观一段往事
从老民警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哈佛博士朱冰,给我太多的感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一文而观一段往事

 

2019年11月9日,《劳动者周末》刊登了《从皇家宗庙到职工乐园》,讲述了太庙从皇家庙宇到劳动人民文化宫的70年历程。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翻阅了文化宫的大量资料,数十年的历史就像画卷一样在我眼前展开,经历了这次采访,我才知道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文化宫的档案里,我翻出了一张上世纪50年代的老照片,是由当时的工会干部拍摄的。这张照片上是一位纺织女工正坐在炕头上看书。照片背后写着,这位纺织女工加入了扫盲队,为了学习文化,她除了早起晚睡之外,还劝说婆婆帮忙,协助她带四个小孩。这张照片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对知识的渴望。根据文化宫的档案,当时群众的学习热情高涨,因此文化宫开办的各项培训都场面火爆。

采访中,我还了解到,文化宫80年代开办了科技培训班,培养了一万余名学员。1980年,文化宫开办的日语中级班培养了一百多个优秀学员,这些学员基本上能依靠词典阅读,或翻译日文技术文献。我查阅的资料显示,1965年文化宫在大殿西配殿、二殿西配殿扩大了图书馆面积,当时文化宫图书馆有20万册藏书供群众借阅,成为全市最大的职工读书学习和查阅资料的中心场所。

我也在这些保存了数十年的资料中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职工的生活掠影——有照片反映了工厂食堂研究主食的内容,据说厨师把大米磨粉制作的米粉主食受到职工的欢迎;有的照片反映了职工们看演出、组织体育比赛的情况;有的照片反映了职工在读书馆借阅书籍,在夜校学习知识的场景……

一篇5000字的文章不足以全面展示文化宫的历史,所以以上内容并未在文中全部呈现。然而那段激情燃烧的历史、那些虽然文化不高,但愿意钻研、克服困难学习技术、渴望知识的工人们深刻地感动了我。

□本报记者 李婧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