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公交故事 在他口中传唱
首发集团 员工摄影作品展开展
《追寻记忆的痕迹》
首都监狱民警 “丹心”绘“丹青”
《原宿牛仔》
“中华人物故事汇” 系列丛书在京首发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驾驶员付传博:
公交故事 在他口中传唱

 

付传博是公交338路驾驶员,18岁学驾驶,21岁成为公交驾驶员,驾驶技术熟练,没想到让他成为公交名人的却是“曲艺”。

几千字编成百字顺口溜

“今天咱们说服务,七项规范来指路……”单位出了什么新规范,公交驾驶的窍门儿,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工作中的感悟和总结……与公交有关的事儿,付传博都能编写成顺口溜或快板书,以最简洁的语言传播出去,便于记忆和传唱。

人生的前40年,付传博并没有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才能。2017年,因为要去车队附近的小学给孩子们讲安全课,他开始思考,怎样将安全知识简单又深刻地让小学生们记住。这是他第一次写顺口溜。没想到效果很好,孩子们围着他说了半天。

紧接着,单位出台了“十八检”规定,要求驾驶员出车前严格执行车辆检查,程序繁琐,虽然都是熟悉的工作,但全背下来还真需要点功夫。付传博看着这几千字的内容,一句一句编成了顺口溜,不过一百多字,跟身边的同事一念,合辙押韵,大家都觉得一下子省大事儿了。车队书记知道后,还把他编写的“十八检”顺口溜贴进了车队宣传栏,让更多的驾驶员和乘务员了解、背诵。这一贴,就贴了好几年。

“好显摆,好聊,写完跟同事一聊,大家都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就觉得得到了认可,就更有干劲儿了。”付传博说。

第一观众永远是同事

收车回来,大张找到付传博:“又写什么了?来一段儿嘿!”

时间久了,付传博名声在外,单位有个什么大事新规,也都找他写上一篇。而对他来说,第一个欣赏自己作品的人,永远都是司机、售票员。大家说“挺好”,付传博再上领导跟前“显摆”。

领导的想法不一样:“这是一种更易于被职工接受的总结方法。企业想把工作做好,最重要就是在基层。传播思想文化要让一线职工先理解,这方法挺好。”

付传博说自己写的东西并不高大上,都是在工作中的感悟和总结,没有脱离公交。

《企业七项服务规范》,19页A4纸、四章、十三条、几十大项、上百小项,付传博用16句、272字就给高度精炼了出来。

从过路口的方法,到工作实践……付传博一路写下来,“这种方法省事儿省力,能帮助新职工‘抄点近’。”

付传博的才华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他不仅成为了公交客三分公司劳模先进宣讲团的成员;客三分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党委在线等栏目,也经常刊登他撰写的顺口溜;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团委想要个快板书,找到宣讲团,这个任务也落到了付传博头上。

“这个真是我遇着过最难写的,你想想,100年的东西,我憋了一个礼拜!”

最爱曲艺节目和新闻联播

“有时候我怀疑自己有特异功能。”付传博爱开玩笑:“由心而发的东西,不用怎么构思,像流水一样,从脑子里涌出来。”

付传博说,自己喜欢看曲艺节目,最爱看的节目是《新闻联播》。“《新闻联播》里有很多时事政治,有时候我看着,脑海里就思绪万千,感慨莫测。比如喜迎新中国成立70年,人民生活是不是发生了巨大改变,我们公交也发生了巨变,这都是素材。必须想写,搂不住!”

从重庆公交车落江,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日常的党员站岗,到两会服务。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是付传博的创作源泉。

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潜能,将多年工作的经验创作成作品广为传播,对付传博来说是一种责任,“编写作品都没脱离怎么干工作,这是想把工作干好的责任在左右着我。”

“付传博经历了公交这20年来的变化,他能把驾驶技能、公交变化乃至社会变化总结提炼出来,是技能型、智慧型、知识型职工。”领导这样评价他。

□本报记者 边磊/文 于佳/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