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会介入经济活动重在社会效益
“飞机撒药”谣言还要飞多久?
多办“职工好食堂” 应成为“关爱标配”
“神药”
互联网客服乱象 别成发展绊脚石
“真功夫”才是获得职称的“许可证”
普及应急教育 应成“必修课”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会介入经济活动重在社会效益

 

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是重要标志之一,工会工作也要围绕这个中心。如果说有所区别,那就是工会是否可以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在发展经济中发挥作用。

本报昨天报道,海淀区总工会在与湖北省丹江口市对口扶贫中,购买了当地20万斤蜜橘,利用海淀区建会物流企业运输到京,分发给了海淀职工,既帮扶了受援地群众,又节约了扶贫成本,还使许多会员受益,可谓一举三得。

海淀工会做的这笔“生意”,说起来没有什么经济效益,但社会效益明显,而且对于工会介入经济活动,乃至自办实业,更好地为职工、为社会、为国家发展服务提供了新思路。

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是重要标志之一,工会工作也要围绕这个中心。如果说有所区别,那就是工会是否可以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在发展经济中发挥作用。

以海淀工会此举为例,其合理性、可行性有两个要素。一是采购当地农副产品,扶助地方产业发展,是对口扶贫应有之义;二是利用自身资源,惠及“自家”会员,是工会职权分内之事。社会所需,自身所能,使工会可否介入经济活动有了肯定的答案。那么,是否可以据此推论,探讨工会办实业的问题呢?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团体参与经济活动,只要有法可依,符合市场规则,不应该有疑义。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社团办实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就工会组织而言,在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工会曾有的文化宫、疗养院、职工学校、职工医院等事业,由于都属于福利而非实业,没有经济核算与效益可言。因此,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大多陷入了亏损乃至停顿的窘境。出路何在?有的主张放弃,有的勉强支撑,有的积极探索……实践证明,改革才是唯一出路。近年来,各地盘活工会资产,把事业办成实业,已经有了广泛实践,明显效益,并且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

海淀工会牵线“卖蜜橘”,为工会办实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工会不仅可以介入经济活动,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工会资金的使用效益,既服务社会,服务职工,又叫响工会品牌。进而,还可以设想,如果工会有了自己的或参股的企业,是不是可以把类似的“生意”做得更好?创造更多的效益?在更广的范围为社会、为职工服务,并扩大工会的社会影响力?

工会办实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不仅使工会资产保值增值,使管理更加科学,也不仅有助于改善职工福利;即使做大做强,也非终极目的,而是更在于增强工会经济实力,夯实服务职工的物质基础,扩大工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提高工会为职工维护和争取权益的代表性乃至谈判地位,从而有利于沟通工会、工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有利于缓解劳资乃至社会矛盾;同时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总之,是一项对工人、企业、工会、国家都有利的远大事业。

工会办实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工会工作者的市场经济意识与开拓创新精神。发展和壮大工会实业事关工会工作全局,事关工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依法办事,按规管理;工会为本,市场主导;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是成功经验之谈。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然是我们远未完成的重要任务。

□张刃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