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众口一词赞赏川航机长的奇迹时,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奇迹背后是缜密扎实的基本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操练,是不忽略每一个细节、不允许任何一点纰漏存在的工匠精神。
5月14日清晨,川航3U8633在重庆飞往拉萨途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在万米高空破裂脱落。千钧一发之际,机组人员操作得当,飞机紧急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人员除几位轻伤外,均平安落地。驾驶飞机成功备降的机长刘传健创造了世界航空史的又一奇迹。
网友的留言中,中国版“萨利机长””“英雄”“史诗般的迫降”是最高频的赞语。
刘传建的这次高空拯救奇迹,比美国电影《萨利机长》中描述的奇迹有过之而无不及:2009年1月15日,前美国空军飞行员萨利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纳州。这架飞机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大鸟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萨利机长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后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萨利机长成为最大的英雄。
而刘传健也是空军飞行员出身,当过多年的空军飞行教官,2005年转业到民航后,已有1万多个小时的飞行经验。此次拯救行动难度极大,在世界民航史上也属于极为罕见的事故。请看刘传健本人事后的叙述:非常难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难。难度体现在飞行途中的座舱盖掉落、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的情况下,对驾驶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挡风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40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
这么困难的事情,但机组人员做到了,有人赞叹机组成员心理素质强大,有人佩服机长“史诗级”生死迫降的超强本领,有人致敬机长在极端环境中保持清醒、无畏艰险的坚强意志。所有这些,在笔者看来,无疑都是对的,但最不能忽略的,也是最核心的,还是机长刘传健及全体机组成员所表现出来的深厚的专业技术素养。
专业技术素养,也可称为专业能力,是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的结合。
作为飞行员,刘传健到事发突然时,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变成全国人民口中的中国版“萨利机长”,更不会故意在此时间展现英雄本色。当所有人命悬一线,他只想着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他倾尽全力做了机长该做的一切,也做到了一个机长能做到的一切——而这个“能做到”,则完全取决于他长期历练出来的娴熟经验,也就是闭着眼睛也能”盲操作”的能力。
人们常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川航成功备降事件再一次证明,专业能力培养在危机时刻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对自己专业极为精熟的人,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像刘传健这样娴熟到了极致的人,在极端危机时刻才能创造奇迹。换句话说,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等等奇迹的创造,永远是立足于专业能力这个基础之上的。
艺高人胆大,只有专业能力越扎实,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才有更多可能扭转危局,反败为胜。所以,在大家众口一词赞赏川航机长的奇迹时,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奇迹背后是缜密扎实的基本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操练,是不忽略每一个细节、不允许任何一点纰漏存在的工匠精神。毕竟在危难之时,人们最能依赖的不是天外超人来营救,而是专业人士的业务能力。
□周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