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为“清宫御酒”的“保健酒”,早在2015年就上了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黑名单”,且厂家及其品牌被注销,但仍公然销售达两年之久。日前,深圳警方在粤湘两地破获这起非法“保健酒”案,刑拘9名嫌疑人,涉案产品价值近千万元。(5月8日新华社)
查封违法添加处方药的网红“保健酒”,值得称赞,但这并没有阻止这一违法酒流入市场,违法酒的库存酒及“山寨酒”仍然“祸害”社会。这暴露出当初的执法存在疏漏,在对厂家进行查封时,没有对库存的违法酒进行及时而彻底的清理,而让这些库存违法酒流入市场。另外,“清宫御酒”被查封后,山寨“清宫御酒”取而代之,转入地下生产与销售,这背后暴露了对小作坊式违法酒制售行为的监管难题,这并非只是在查封“清宫御酒”上才会遇到的问题,小作坊式生产加工,作案手段隐蔽,链条追溯困难,是食品药品监管的难点、痛点。
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相关部门在查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时,要能一查到底,不能给不法分子以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机会,你给他们以喘息之机,他们就可能会咆哮起来。更要能弥补监管漏洞,织密制度之网,给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以不遗余力的迎头痛击。
如果制度总有疏漏,打击总不彻底,相关违法行为也就不可能得到根治。制度的疏漏、打击的不彻底,就总是能漏掉“犯罪种子”,让违法犯罪行为能进入“第二季”,这只会增加执法成本,造成消费者权益的更大损害,让社会治理进行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