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智能“配对”可提高求职招聘效率
手绘病情图弥补医患沟通不足
“人才计划”泛滥之忧
电梯故障 要有应急预案
“旅居养老”
别让网游成为催生“小眼镜”的帮凶
“教科书”式扣分 别只当笑话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才计划”泛滥之忧

 

当今时代,人才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培养或招揽人才的计划纷纷出台。据报道,目前国家层面和省级人才计划分别为84个和639个,省级以下的则数不胜数。按说,给人才以施展空间,优厚待遇本是好事,但“计划”太多,乃至泛滥,却引发了质疑和担忧。

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凭学历还是数论文?论能力还是靠“称号”?如果说,国家级计划中的人才属于高端,那么,省级算什么?再下层呢?如果层层递减,人才岂不“掉价”?况且,评定层级过多,标准不一,难免鱼龙混杂,有没有“南郭先生”也难说。

由于人才称号与晋升职称、工资待遇、评奖等挂钩,导致科研风气浮躁。一些科研人员为“入计划”,回避难以快速出成果的基础研究,片面追求论文数量。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学者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数占了世界份额的17.1%,但在CNS三大顶级期刊中仅占5%。可见,数量不抵质量,总体上我们仍处于低端。

多层级的人才计划在学科定位、评选对象等方面造成重叠交叉,配置低效,是科研资源的浪费。但由于部分人才称号与学科评审、科研项目申请和双一流学科认定等资源配置挂钩,又导致资源向少部分人才过度集中。许多科研人员争“帽子”,要的是资源、利益,却很难在学科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创新。

有鉴于此,今年两会有代表委员呼吁,对当前名目繁多、重复交错的人才计划尽快梳理整合,并建议推动人才称号“去利益化”,将学科设置、重点学科评选、科研启动经费、个人升迁以及学术成果评价等与人才称号脱钩,把人才称号还原为反映科研贡献和学术能力的一种荣誉,可谓切中要害。不如此,无以创造专心致志搞科研的良好环境,无以提高人才计划的“含金量”。

□一刀(资深媒体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