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提振工匠精神需要放更多大招
处理家庭过期药须明确责任单位
信息“盛宴”看两会
彩礼加价
每一条“生命通道” 都是对文明的检测
节后求职如何避开三大陷阱
外卖餐品原材料公示 有助于食用安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3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后求职如何避开三大陷阱

 

每年春节之后的3月是求职热潮期,针对各求职者的招聘诈骗也进入了活跃期。国内网络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发布预警称,求职者在求职时要擦亮眼睛,提防三大招聘陷阱。(3月5日《劳动午报》)

据报道,猎网平台所发布的三大招聘陷阱分别是:借网投简历骗取身份信息,并选取合适对象实施网络电信诈骗;高薪引诱,先转账再入职,一旦求职者盲目相信对方说辞进行转账,就落入了骗子陷阱;以“防止新人跳槽”名义收取培训费,虽声称可退还,但基本无望。这是比较常见的三种招聘陷阱,也不光会出现在每年3月,在其它日子里求职者也经常会遇到。而且,这三种骗术也大多不会单独运行,而是经常会“捆绑”在一起“组团”进行活动。比如,骗子们完全可以要求求职者既要提供个人信息,同时也要先交入职保证金或者参加所谓的培训。

那么,如何来识别、应对和有效规避这三大陷阱可能给求职者带来的侵害与损失呢?笔者以为须牢牢把握住以下两个原则。

首先,任招聘广告说得天花乱坠,我自岿然不动、“一毛不拔”。实际上,真正的公开招聘,用人单位是绝不会直接或者间接向求职者收取包含报名费在内的任何费用的,法规政策不允许。

其次,要时刻保持理智,并客观、清醒地看待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现象。第一,在正式决定提供信息、投递简历之前,一定要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尽量把想要应聘的用人单位及中介平台、机构了解清楚。第二,要保持客观理性,既不轻信,更不侥幸。应尽量选取大的公众平台投递简历,或者尽可能地参加由政府机构或部门组织的招聘活动,尤其是切不可相信打着各种高薪诚聘幌子的街头小广告。同时还要坚信,天上根本不会有掉馅饼的事情发生,即使有,也不可能真的落在你的头上。□乔木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