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酒驾入刑后,“酒后找代驾”已成为普遍的消费习惯。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代驾行业总订单已超过2.53亿单,总产值达154亿元。而与此同时,代驾行业管理无序,漫天要价、肇事逃逸等乱象频出。(9月25日新华网)
本来,代驾的火爆,代驾行业的异军突起是件好事,因为它标志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法治观念的增强,说明人们“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认知进一步普及和强化。然而,前提必须是这个代驾服务是靠谱的,是正规、安全、守法的代驾司机。否则,安全依然无法保障,只能说是才出酒坑,不小心又入了代驾的坑。
那么,代驾之乱到底源于何处?从代驾行业的现实状况和各方评价来看,一是高增长带来的“成长的烦恼”。代驾是个好东西,不然也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过快的增长却在另一方面产生了行业规则、标准不完善及门槛过低等“逆差”,导致问题缠身。二是监管不力加剧野蛮生长。对于代驾这种新兴行业,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监管责任单位,也没有齐全配套的监管制度。
新形态呼唤新规则。当前,互联网浪潮汹涌澎湃,各种形态的经济、社会创新层出不穷。对待这些新事物,只要总体有益于社会、有惠于大众,就应予以鼓励。但是,针对一再出现的创新探索期容易暴露各种问题和不良状况却往往由于监管不明而得不到及时处理的现象,应当建立一种跨部门的社会创新观察协调机构,对初创期的各种乱象弊端保持关注并积极研究,提出科学治理方案,推动尽快制定完善监管规则,确保行业得到调整规范,问题获得及时解决。□徐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