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老厂房保存着首都工人的历史信息
应让更多的麻然松式人物涌现出来
为农民工戴好 二维码安全帽
该给电影“贴片广告” 立立规矩了
清理
代驾乱象亟待监管规范
对免费WiFi 应增强防范意识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老厂房保存着首都工人的历史信息

 

老旧厂房与当地居民这种“融入血脉”的关联,体现着工业化与工人阶级的历史渊源。保护好北京的老旧厂房,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保存首都工人阶级的历史信息。

北京将出台政策保护利用老旧厂房的新闻占据了首都各大媒体头条,人们关注的是,它将为北京进一步拓展文化空间。事实上,其意义不止于此。

老旧厂房是工业遗产的一部分,其中有代表性的建筑,或有地标意义,或有历史价值,已经成为一座城市工业化发展进程、工业文明程度的标志与印记,因此有人把工业遗产称为“城市名片”。

作为文化古都、消费城市,历史上北京的工业基础薄弱,但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过去没有的工业种类率先在首都起步,且发展迅猛,形成了若干人们耳熟能详的工业新区,如以首钢为代表的石景山、以电子工业著称的酒仙桥……在那里生活过的几代北京人,几乎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旧厂房与当地居民这种“融入血脉”的关联,体现着工业化与工人阶级的历史渊源。保护好北京的老旧厂房,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保存首都工人阶级的历史信息。

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工业的出现而诞生的,又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发展。今天的人们以及后世子孙,要了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历史,在诸多工业遗产中都可以找到实物印证;没有这些遗产,势必成为历史实证的重大缺憾。譬如,我们讲,中国近代史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而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又是标志性事件。那么,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生产生活状况如何?除了文字,最真实最直观的记录就在那些至今尚在的工业遗存之中。这一点,北京的长辛店就是代表。我们讲,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从消费城市转变为生产城市,那么,起步在哪里?标志是什么?除了文字,后人当然希望看到当年的场景和实物。这一点,当年分布在朝阳区的纺织、电子、机械、化工、汽车工业基地就是证明……

遗憾的是,过去,我们认识不够,许多工业遗产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且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改造建设和工业布局调整而被蚕食、拆毁,迅速消失。如今,人们认识到了它们的价值,一些工业发展较早的城市,甚至把带有当年半殖民地印记的欧式建筑都当作“宝贝”保护下来,吸引客商,为什么不能给民族工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遗存(如老旧厂房)保留一点空间呢?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北京的工业历史相对较短,但近60多年来的发展、演变(包括后来大规模的外迁)却在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史上有着相当的代表性,在某种意义上更具保护价值。

保护老旧厂房,还有一个如何利用的问题。据报道,北京目前共有200余处老旧厂房,其中七成左右尚未利用,这很可能引发某些人的“开发冲动”,带来新一轮的破坏。因此,必须强调,遗产保护优先,以传承历史文脉;科学利用是以合理保护为前提的。倘若拓展文化空间不利于保护,则拓展必须“让步”。 保护工业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从保存工人阶级历史信息的角度出发,工会组织也应该介入其中。不能任由工业遗产继续被不加甄别地拆毁了,不能再为了眼前的商业利益或功利目的毁灭历史了,否则,我们将追悔莫及,也愧对前辈与后人。

□张刃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