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14.淝水之战
15.文景之治
16.光武中兴
17.唐朝盛世
18.熹平石经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5年4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8.熹平石经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七汉纪四十九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四年(乙卯,公元175年)】
熹平石经(局部)
 

所谓“石经”是刻在石头上的经书,根据内容可分为儒经、佛经、道经三种。东汉经学兴盛,因此蔡邕等奏求正订六经文字,李巡等提议在太学门外立碑刻石,以为经籍之定本。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儒家刻经——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今字石经”,是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的石经,是官方校定儒家“七经”的刻石,由蔡邕、颍川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等人镌刻,于东汉光和六年(183年)告成,立于洛阳城南太学门外,并列相接,共刻《易经》、《论语》、《尚书》、《春秋》、《公羊》、《鲁诗》、《仪礼》七种儒家经典。

熹平石经共四十六石,各高一丈许,宽四尺,两面刻字,共二十余万字,书法为汉隶成熟时期庙堂巨制的代表作,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自成后几经战火,损坏严重,1922年在洛阳太学遗址出土残石百余块,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都有残石收藏。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