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灯市口小学近日举办以“智趣满校园 数科闪星光”为主题的首届“π”节,通过开展数学建模大赛和华容道挑战赛、趣解数学问题、做科学实验、读科学家的故事等系列活动,推动数学与科学学科深度融合,探索创新教育实践,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据了解,灯市口小学以国际数学节为契机,通过构建“数学+科学”融合课程体系,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本次活动实行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等多学科联动,全校千余名师生共同参与这场创新教育实践。学校表示,“π”节不仅是知识的狂欢,更是创新思维的孵化场。活动采取项目式推进方式,让学生在符合年龄认知的基础上根据兴趣动手实践,感受和发掘科学现象背后的原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创中学、做中学,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从小树立爱科学爱数学的情感,成长为兼具理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少年。
活动中,灯市口小学党总支书记吴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和工程学院副院长郑瑞晓颁发“科学教育副校长”聘书,在科学教育领域引入专业力量。郑瑞晓随后为全校学生带来一节科学课,通过生动案例阐述了数学与科学的奇妙联系,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世界。
在学生风采展示环节,小小“阅读讲书人”生动讲述了科学家的故事,传递科学精神;多名学生带来“逃离地球”科学实验,将物理原理转化为有趣的科学游戏,激发同学们对科学探索的好奇;三至六年级的魔方高手展开激烈角逐,指尖翻飞间展现数学思维魅力;四至六年级也派出代表,展示了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全面推进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成果。
□本报记者 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