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盛丽)近日,北京市197家市级部门按照“统一步骤、统一格式、统一时间、统一形式”的“四统一”原则,在各部门门户网站及首都之窗网站统一“晒预算”。此次公开的市级部门预算主要包括部门文字说明和预算报表两部分。
其中,文字说明主要结合公众关注焦点,对各部门的基本职责、机构设置情况、部门收入资金来源、“三公”经费预算增减情况、重点支出项目等重点事项进行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部门预算报表共计14张,主要反映市级部门的收支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政府采购预算、政府购买服务信息、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等情况。涉及市对区专项或共同事权转移支付资金的部门,还将公开专项或共同事权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通过预算报表全面反映部门的收支总体情况、财政拨款收支情况,以及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等。
据介绍,本市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规定,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原则,2025年,除经批准的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197家市级部门,全部公开部门预算。
在落实中央要求,公开各部门职责、机构设置情况、部门收支情况、政府采购预算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2025年,本市拓展公开市对区共同事权转移支付项目绩效目标,包括预算安排情况、年度总体绩效目标、绩效指标值等信息,进一步提高预算公开内容的完整性。
本市在项目预算公开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对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详细公开预算安排、政策依据、绩效目标、资金投向等,2025年进一步将民生改善、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大事”“新事”纳入重点项目公开范围,主动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