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将举办近千场活动促消费
北京市197家市级部门集体“晒预算”
本市科研经费“包干制”累计覆盖近1.6万名科研人员
京津冀实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等级互认
北京推出九项措施推动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朝阳区今年将实施23项“疏整促”专项行动
北京中考体育现场考今起网上选项目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市科研经费“包干制”累计覆盖近1.6万名科研人员

 

本报讯 (记者 盛丽)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财政局了解到,市科研经费“包干制”从试点推动到逐步在自然科学领域全面铺开,目前已覆盖3400余项科研项目,累计覆盖近1.6万名科研人员。

近年来,结合科研活动规律特点,市财政局打破传统科研机构财政经费管理模式,从四个方面创新新型研发机构政策支持,激发本市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创新财政支持政策,财政资金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赋予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自主权;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实行个性化合同管理制度,由理事会下设的委员会进行绩效评估;创新知识产权激励,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由机构依法取得;创新固定资产管理,财政资金支持购置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等,由机构管理使用。

从2021年起,考虑基础科学研究项目的特殊性,市财政局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专项、科技新星计划专项、独立法人研发机构科技专项三类定额补助项目纳入“包干制”试点,打造以信任为基础的经费管理体系,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经费调整更灵活,最大程度服务科研需要,激发自主创新动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