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冰雪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学雷锋纪念日全市举办2.8万余场活动
持续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执法保障工作
北京科技特派员推动美食惠农
通学公交上讲述雷锋故事
通州城管开展榜样沙龙活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4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庆区持续推动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
让冰雪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举办高水平国内外冰雪赛事、持续发展冰雪产业、打造人才队伍……2023-2024年冰雪季2月底落下帷幕,记者近日获悉,作为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延庆区努力传承好、管理好、利用好冬奥遗产成果,有效推动奥运文化、冰雪文化落地生根,促进冰雪产业、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让丰硕冬奥遗产转化为造福人民、惠及长远的优质资产。

冰雪赛事品牌化

后冬奥时代,如何承接、利用奥运遗产,把冰雪优势转化成地区长久的发展优势,延庆从举办高端冰雪赛事“破题”。

据了解,早在冬奥会期间,延庆就与国际雪车联合会签署五年合作备忘录,取得未来五年国际雪车联合会赛事举办权。在2023—2024赛季,延庆连续举办了2023—2024赛季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和钢架雪车世界杯延庆站比赛,中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高山滑雪项目比赛,全国高山滑雪锦标赛,国际滑雪联合会高山滑雪远东杯比赛等国际和国内高水平冰雪赛事,“雪游龙”和“雪飞燕”再次闪耀,为顶尖选手提供完美的竞技舞台。

一流的场馆设施、周密的赛事组织、周到的服务保障,赢得了参赛选手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也为延庆冰雪赛事品牌化发展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据了解,目前,延庆正积极申办新赛季雪橇世界杯和高山滑雪远东杯等赛事,通过冬奥“金名片”引领,打造特色冰雪赛事品牌,推动国际赛事持续化。

场馆利用高效化

“雪飞燕”振翅欲飞,初中高级雪道合理配比,满足不同人群滑雪需求;“雪游龙”蜿蜒回旋,“最难实现大众体验”的冰雪运动变得更“亲民”;冬奥村实现酒店化运营,餐饮会议区面积扩展,雪山汤泉池对游客开放……经过提升改造,昔日的冬奥场馆已成为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四季运营的关键引擎。

冬奥会结束后,延庆赛区历时36天完成对主要场馆的初步改造,并面向公众开放,成为本届冬奥会后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赛区。冰雪季,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奥雪道对冰雪爱好者开放,最高坡度接近70%的高山滑降冬奥赛道吸引顶级高手争相“打卡”;14.5公里“海陀穿越”组合雪道供初中级滑雪爱好者“刷道”;大众体验区提供“滑雪考级”服务,帮助滑雪“小白”提高水平。非冰雪季,园区推出了高山滑车、海陀云境、松山保护区研学、奥运亲子客房等一系列热点项目。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实现从冬天到夏天、从赛区到景区、从山林美景到冬奥元素的全新转换。

冰雪产业多元化

冬奥会后,延庆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在去年底举办的延庆区第38届冰雪欢乐季上,延庆推出高山滑雪、专业赛事、冰雪乐园、冰灯花灯、温泉养生、美食暖锅、反季采摘7个板块150余项主题活动和6条冰雪精品线路,为市民游客呈现丰富多彩、别具匠心的冰雪体验。

冰雪消费市场日益壮大。2022—2023年冰雪欢乐季,共接待228.7万人次,收入2.6亿元;2023—2024年冰雪欢乐季,共接待208万人次,收入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6%和36.3%。

此外,延庆利用室内冰馆,全年开展短道速滑U系列中小学校际联赛、“小手拉大手”亲子滑冰培训等少年儿童冰上活动。到了冬季,京张大众滑雪交流赛、北京市民高山滑雪公开赛、京张冰钓联谊赛等冰雪赛事活动轮番举办,扩大冰雪运动辐射面和影响力,打造全民参与、全民皆宜的浓厚氛围。

据统计,两个雪季,延庆举办33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赛事活动,带动了4万余人次参与其中,进一步巩固扩大“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

人才队伍专业化

“感谢家乡的培养,为我的‘冰雪之旅’创造条件。”在刚刚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青年组)比赛中,延庆选手何一鸣在男子1000米比赛中取得第六名,成为“十四冬”决赛阶段唯一一位非专业选手。

何一鸣是沐浴着冬奥春风成长起来的“冰雪小将”,也是延庆区“六支半”冰雪运动队培养出的优秀队员。自2016年起,延庆采用“一校一项目”的布局模式,在各个小学选拔“种子选手”,一步步组建起“六支半”冰雪运动队,为延庆培养青少年冰雪人才。

专业的指导、先进的场地、刻苦的训练,让一批批“后起之秀”在冰雪赛场上脱颖而出,这些优秀的冰雪运动员在全国U系列中小学校际联赛(短道速滑)、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等市级及以上比赛中崭露头角、摘金夺银。

在冬奥会筹办举办期间,延庆培养和锻炼了许多赛事组织和服务保障方面的人才。得益于“十万人次大培训”,近万名延庆乡亲获得雪橇裁判员、无人机驾驶员、浇冰师等职业技能证书,吃上“冰雪饭”。2023—2024赛季在延庆举办的5项国际、国内高水平冰雪赛事中,有13名本地裁判员是参与冬奥会保障的国内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冬奥人才遗产已然成为服务区域发展的宝贵资源。

□本报记者 周美玉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