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冷天揉肚子提升免疫力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
4个小技巧实现高质量陪玩
被水母蜇伤严重可致命
消防提醒:拧紧生活用气“安全阀”
用心守护中小学“舌尖上的安全”
这几种菜容易把肾堵了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

 

提到糖尿病,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需要注射胰岛素?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在公众的印象中,糖尿病是一种中老年疾病。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包括一些青少年也成了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为何悄悄“盯”上了年轻人?来听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宋璐璐的解读。

建议糖尿病筛查年龄提前至35岁

近年来因血糖问题前来就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宋璐璐介绍,血糖升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人体有很好的调节能力,不会因为血糖骤然升高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因此人们往往察觉不到自己的血糖出了问题。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刚工作不久的人,往往是在体检中发现自己的血糖出现异常。

宋璐璐介绍,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有症状不明显、发病率高、并发症隐秘、多种代谢病聚集等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是主要的2种类型。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通常不能分泌胰岛素,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是由于环境和遗传背景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相对缺乏的糖、脂、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多见于成年人。”宋璐璐介绍, 研究发现,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40岁及以上;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疾病;久坐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糖尿病病史;患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等。

宋璐璐介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2%。《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2021版)》建议,全人群从45岁开始筛查糖尿病,但鉴于全球糖尿病患者的年轻化趋势,最新发表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2022版)》建议,将全人群的糖尿病筛查年龄从45岁提早至35岁,整整提早了10年,即建议所有人从35岁起,不论是否有肥胖等糖尿病危险因素,均应开始筛查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

抓住糖尿病前期这个“逆转关键期”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宋璐璐介绍,一部分人血糖值已经超出正常值,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被称为“糖尿病前期”,这部分人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严重的并发症。”宋璐璐介绍,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其中急性损伤可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急性感染等并发症;慢性损伤会涉及身体的每一处,最常见可引发肾脏、眼睛、足部、神经、脑部、心脏、膀胱、心血管等部分的并发症。由于损伤广泛,治疗繁琐,对糖尿病的管理要做到早防早治。

“糖尿病前期人群还不能算是糖尿病患者,如果这个时候进行干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用吃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多数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宋璐璐提醒,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但是有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会有容易饥饿的感觉,也有一部分人会感觉轻微的口渴或乏力。“一些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虽然他(她)的胰岛分泌功能尚未出现严重问题,但会有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可能从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延迟至2到3小时,导致下一餐餐前低血糖,出现饥饿、心悸、手抖等症状,所以,有这些症状的人要注意检查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她说。

糖尿病前期,如何做才能实现逆转?

宋璐璐建议,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良好的睡眠、不要熬夜,这些都可以帮助调节身体激素。同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体重。肥胖带来的危害有很多,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尿酸异常等。肥胖还可以导致很多肿瘤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还可能带来骨关节、腰椎损伤等。此外,肥胖还可能导致尿失禁、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问题。

“当然,逆转和治愈是两个概念。”宋璐璐提醒,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维持良好的血糖状态、成功逆转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血糖,以免复发。

牢记“管住嘴、迈开腿”六字箴言

“无论是对于血糖正常人群还是糖尿病患者,简单来说,‘管住嘴、迈开腿’六字箴言大体都是适用的。”宋璐璐说,通过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人们可以最大程度远离糖尿病、降低其对人的预期寿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宋璐璐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遵从以下饮食法则:

主食/碳水化合物:一个拳头/顿 即每餐一个拳头,一天不超过3个拳头。成年人每顿主食需要量约为100克,相当于自己一个拳头大小的量。

蔬菜:一捧 一捧的蔬菜量相当于500克的量。每天进食500克蔬菜可满足日常所需。

瘦肉/蛋白质:两指并拢量 切一块与食指厚度相同,与两指(食指和中指并拢)的长度、宽度相同的瘦肉,其相当于50克的量,50—100克即可满足全天蛋白质的营养摄入需要。

水果:一个拳头 100—200克即可。

(刘宁宇)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