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变低,昼夜温差变大,皮肤也进入“换季模式”。除了感觉缺水不适,一些皮肤疾病也进入高发期,皲裂、脱屑、发红、发痒……如何护理皮肤以安稳度过干燥的冬季?出现皮肤疾病应当如何应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张竹影给您支支招。
秋冬季节皮肤问题高发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抵御外界侵扰的第一道防线。它直接接触外界环境,所以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张竹影介绍,随着季节变化,气温和湿度降低,使得皮脂腺的分泌减少,多数人都会感到皮肤干燥、起皮,而干燥和缺乏油脂,会破坏角质层的保护力,使皮肤表浅的神经末梢处于更活跃更敏感的状态,对于那些本身皮肤屏障功能就有问题的人群,就容易出现相应的泛红、瘙痒、刺痛及脱屑等症状。
此外,使用过热的水洗澡、频繁洗手以及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环境中,也会加剧皮肤干燥。因为皮肤免疫屏障受侵,一些炎症性皮肤病,如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容易在秋冬季节发病或反复发作。同时,随着气温降低,寒冷性荨麻疹也进入高发期。
张竹影介绍,寒冷性荨麻疹是物理性荨麻疹的一种,大人、小孩都有可能患病。与荨麻疹不同的是,寒冷性荨麻疹有比较明确的冷物质接触史。其典型特点为皮肤接触冷水、冷空气及其他冰冷物质后,于受冷区域出现瘙痒性红斑、风团。虽然多数患者可自行消退,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可能诱发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如出现咽喉肿胀、胸闷憋气、腹痛腹泻等,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要警惕带状疱疹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更是皮肤问题的高发人群。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结构逐渐发生改变,皮肤的防护和调节能力也会下降,滋润皮肤的油脂和水分减少,皮肤变得干燥敏感,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厚度变薄,弹性明显降低,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也在降低,如遇到外界刺激,就很容易出现皮肤问题。
秋冬季节,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比较常见。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5岁以上门诊患者皮肤瘙痒症的发病率为12%,85岁以上患者瘙痒症发病率达20%,这和中老年人皮肤老化、皮脂腺功能减退有关。
除了干燥问题,由于换季造成的人体免疫功能降低,也比较容易增加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生几率。
带状疱疹是一种秋冬季节好发的病毒性皮肤病。它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在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很多患者是同时伴有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慢阻肺等。患有免疫性疾病等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也属于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
罹患带状疱疹往往祸不单行,可能会导致严重且持久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如果在疾病早期不采取干预措施,这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保养皮肤注意防干燥多保湿
张竹影表示,秋冬季节多数皮肤疾病的发生,都与皮肤干燥、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因此,要预防皮肤疾病,需要在生活中加强皮肤护理。
由于人体皮肤表面有一层天然的保护性油脂膜,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因此清洁皮肤的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油脂膜和皮肤屏障,同时,使用温和且不含刺激性成分的洗涤产品,减少使用碱性强的清洁用品。尽量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洗澡后立即涂抹保湿乳液或霜剂,如含有尿素、甘油或玻尿酸的产品,并多喝水保持身体内部水分。
生活中注意维持体温平稳,保持良好愉快的心情,保证睡眠充足、规律作息。饮食方面可以多选择食用葡萄、香蕉、苹果、胡萝卜以及卷心菜等果蔬,以及时补充皮肤所需要的维生素和糖等营养,注意膳食均衡摄入,尽量少喝浓茶以及咖啡等。在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环境中。
出现皮肤瘙痒时,注意尽可能避免过度抓挠,以免加重对皮肤屏障的损伤。如果实在难以忍受,可以轻轻拍打瘙痒部位,或擦拭专用药膏。选择宽松柔软、透气好的纯棉衣物和床单被褥,避免使用化纤类、毛类等产品,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此外,皮肤问题也可能是身体内部疾病的表现,比如糖尿病、肝胆疾病、甲状腺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等。
张竹影提醒,当遇到皮肤类疾病时,不要自行盲目涂抹药膏,还是建议及时就医,尤其是如果皮肤干痒严重或问题持续时间较长、伴随其他症状,更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本报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