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一线职工老郑干劲十足,不仅拿到了一专多能证书,而且与工友一同完成的全员创新改善项目在厂里获奖。而在此之前,因为和儿子关系紧张,心情不顺的老郑上班精力不集中,差点因操作失误引发事故。无奈之下,老郑带儿子找到公司心理疏导中心的李老师,几番交流下来,父子俩终于解开心结。(7月26日《工人日报》)
我们常说,人要保持“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人的健康包含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但现实中,有些企业往往只注重职工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职工的心理健康。比如,很多单位会定期组织职工参加身体健康检查,但很少有单位对职工开展心理健康检查。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速,职工面临许多的工作生活压力,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亟需疏导和缓解。笔者建议,一是由工会组织牵头,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通心理健康热线,及时回应职工咨询,对职工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二是多组织开展职工心理辅导课,让职工科学认识心理疾病,传播缓解心理压力的正确知识。三是将“心理体检”纳入职工年度体检范畴,并为所有职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持续予以关注和干预。
职工的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人及家庭幸福,也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有必要搭平台、建阵地、见行动,帮助有心理困扰的职工走出心理“泥沼”、驱逐心理“阴霾”。多一些关爱职工心理健康的“阳光之约”,职工心理阳光了,干劲就会更足,企业会更高质量地发展。□余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