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购物、线上下单成为大众消费习惯,消费者越来越把商品或服务的口碑评价作为“货比三家”的重要参考。然而记者发现,一些商家抓住这种心理,通过各类“刷单炒信”方式刷好评、“攒”人气,导致许多消费者“入坑”。有关专家建议,要形成多方合力,全链条持续整治,不断优化消费环境。(3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所谓“刷单炒信”,是指商家花钱安排“刷手”进行虚假交易,以此伪造出“好评如潮”的商品信用指数,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种营销手段。“刷单炒信”肆意蔓延,既有不良商家商业伦理丧失的因素,又有电商平台把关不严和监管鞭长莫及的掣肘,以及消费者“不能就这么算了”较真精神的缺失。因此,惩治“刷单炒信”显然不能仅靠某个方面的单兵突进,还需要坚持合力共治的导向,才能真正实现标本兼治。
惩治“刷单炒信”,有赖于电商平台的守土有责。作为遏制“刷单炒信”恶行的“守门员”,电商平台必须恪守经济利益与公共利益兼顾的基本商业原则,切实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负起责来,全面扎紧“刷单炒信”恶行的篱笆。其次,消费者也不能置身事外,消费者应少些“几个小钱不值得费那个劲”的想法,多些“为权利而斗争是节操之诗”的维权意识,从而以成熟的“消费者意识”始终对“刷单炒信”“用脚投票”。
此外,商家的自律也必不可少。商家必须明白,诚信经营始终是立足市场的不二法则,“一锤子买卖做不成百年老店”,挖空心思通过“刷单炒信”虚构商品信用指数,以此获得不义之财,虽然可得逞一时,但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只有敢于自断非法财路,远离“刷单炒信”伎俩,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信任。
□张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