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助快递小哥上大学彰显对劳动者的关爱
期待更多“微车间”缓解劳动力市场“两难”
以合力共治 让“刷单炒信”无处遁形
陷入“困”境
别让赏花 成“伤花”
正确处置过期药品人人有责
家电免费安装 不能成了一句空话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3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更多“微车间”缓解劳动力市场“两难”

 

3月14日,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汽车配件“微车间”里,女工在缠绕汽车线束。近年来,该市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开设乡村“微车间”,企业提供原材料,以来料加工的方式让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既解决企业用工不足的问题,又方便农村群众务工、顾家“两不误”。(3月20日《工人日报》)

现在一些地方的劳动力市场有“两难”现象。一方面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这“两难”现象的出现,原因肯定多种多样,但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并非不想就业,而是不想到离家太远的地方去工作。特别是一些农村留守妇女,她们很想在离家近的地方找工作,但缺岗位;如果要出远门去工作又有思想顾虑,怕照顾不了家庭和孩子。如何才能实现就业与顾家两兼顾?这是她们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现在好了,许多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各乡镇、村组开发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农房、校舍、厂房、市场、仓库等集体资产,大力引导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农村布局,在乡村兴建 “微车间”。这些“微车间”搭建起了村民家门口的就业平台,送岗位到户,让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免去了他们在外打工的房租、交通等费用,相当于实际增加了打工收入。还有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众多农村妇女消除了后顾之忧,实现了就业顾家两不误的愿望。

笔者以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兴办乡村“微车间”,具有企业和劳动者双赢的效果。最明显的好处是既缓解了企业劳动力短缺难题,又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题。这种因地制宜缓解劳动力市场 “两难”现象的思路和做法,值得点赞和倡导。

□周家和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