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逐步普及,车主充电难、充电慢问题,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冷俊提出建议,鼓励电动汽车企业和充电设施制造企业应用新一代充电技术,优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集中充电场站等关键枢纽节点建设新一代充电设施,共同推动电动汽车产业高水平发展。(3月10日《新京报》)
新能源汽车问世后,充电难无疑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块“绊脚石”。据媒体报道,截至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310万辆,充电桩规模达到520万个,车桩比达到2.5:1。而按照国际通用要求,要完全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不便问题,车桩比应该达到1:1左右。
除了充电桩比例不达标之外,充电桩分布不合理也是一个主因。要化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需要有更多实招。一方面,需要加快充电桩的建设,相关部门要根据大数据的测算,合理布局充电桩。另一方面,需让“僵尸充电桩”尽快复活。既要让“僵尸充电桩”通上电,又要通过技术的力量,提高充电桩的充电速度,让每一个充电桩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当然,相关汽车企业也应秉持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并驾齐驱的理念,坚持做到“两条腿走路”,切忌“一条腿”在跑路,“另一条腿”在走路,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过快”,而充电桩建设“过慢”,从而加剧新能源汽车“充电难”。
只有多出实招,做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充电桩的建设“同频同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车主的“充电焦虑”,从而让新能源汽车既跑得快又跑得远。如此,才能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车主驾车的体验感和幸福感,构建良性发展的供需格局,让新能源汽车真正成为未来机动车领域的支柱产业。□叶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