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离到期还有好几个月,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就一个接一个响个不停;明明已经对房屋中介的推销电话说了“不需要”,但还是每天都能接到同样内容的电话;一些金融机构的推销电话,诱人的利益背后实则暗藏风险……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被各式各样推销电话骚扰的经历,虽然采取技术手段屏蔽了一些号码,也向有关部门反映过、投诉过,但往往收效甚微。(2月20日《人民日报》)
治理扰民推销电话,不能仅依赖消费者个体的依法维权和监管的“单兵突进”,还需要从源头上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防火墙”。对此,在鼓励和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降低其维权成本、常态化严惩不法商家、严格落实电话运营主体责任并引导其强化“技防”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应秉承法治思维,督促采集个人信息的相关机构主动把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的管理行为纳入法治框架,构建起依法管理与依法追责相得益彰的个人信息安全格局。
当然,消费者也要时刻绷紧个人信息保护的思想弦线,处处注意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此外,消费者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还应注意隐私条款或者协议内容,看清楚勾选协议内有关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等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降低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堵塞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的管理漏洞,促使扰民推销电话的治理实现标本兼治的良性循环。
□张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