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寒冬里的坚守
饮食是生活的万花筒
书海掠影
“村嫂帮帮团”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嫂帮帮团”

 

看过一篇报道,湖南益阳的一对夫妻,在学校门口开了一家文具店和早餐店。天气转凉,店主发现每到放学时间便会有孩子站在店门口等校车,遇到恶劣天气时看着孩子们站在外面冻得瑟瑟发抖,店主很心疼。于是把早餐店变成了孩子们放学后的“温暖驿站”,除了免费提供桌椅和热水,有时还会拿出包子和馒头给孩子们吃,孩子们把这里当成了“临时自习室”,就这样,她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还想一直做下去。这位女店主的善举,让我想起了母亲和“村嫂帮帮团”。

为什么有“村嫂帮帮团”?什么情况下成立的?这还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那时,我们村的小学校舍比较简陋,冬天窗户四下漏风,学校也没有食堂,就连学生喝水都成问题,要么自己想办法带一些,要么一天都要忍着渴。

我家就住在学校附近,下了课,很多学生都跑到我家喝水,这可让奶奶犯了愁。因为我家的水也来之不易,每桶水都是母亲从村头深井里一桶桶拉上井面,然后再挑回家,每天要挑八桶水才能保证缸里不缺水。更因为还都是小学生,不太懂事,用水瓢一人盛大半瓢水,喝不完就随手泼到地上。母亲说娃们喝水不心疼,水洒在地上就浪费了。为此,母亲特意在缸上贴了纸条:“节约用水,喝多少舀多少。”

浪费水的问题解决了,后来又出现了新的难题。十分钟的课间时间很紧张,娃们也怕迟到挨老师批评,都想早点喝到水赶快回学校上课,导致那些调皮的孩子因争着喝水打架,这让母亲很为难,不让喝吧,孩子们渴着,给他们提供方便吧,个别孩子争抢打架可不好。

晚上,母亲问当教师的父亲有没有好办法让娃们既喝上水又不耽误上课?父亲想了想说,唯一的办法就是缩短路上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学校就能喝上水。

第二天上午,母亲拿出卖鸡蛋攒下的钱拉着板车到集上买了一个大水缸,直接放在了学校院子里。水源怎么解决呢?学校里也没有井,校长不好意思再麻烦母亲,本打算让老师们轮流挑水,但从三米深的井里把水打上来,不仅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没点技巧,水桶根本扣不进水里,桶里无法进水或者进水很少,老师们做不来。母亲就主动承担起每天早晨给学校送两桶水的任务。天凉了,母亲还会每天烧一大锅热水挑着送去。

一年半载后,母亲的行为感动了附近的邻居,几位村嫂也加入到了送水队伍中。她们5个人一商量,成立了一个挑水队,排上值日,一人一天轮流给学校义务送水。村嫂们都很热心,经常凑到一块念叨怎样为孩子们服务好,让娃们能静下心好好学习。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村嫂们又义务送绿豆汤,夏天为大家消暑。校长感激地把这个挑水服务队称之为“村嫂帮帮团”,“帮帮团”的村嫂们也都很开心可以为小学尽一份力,让她们感到自己很有价值。

从母亲一人为学生挑水发展到“村嫂帮帮团”,由开始的井水到后期的绿豆汤,“帮帮团”成员不断增加,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线,更成为大家传颂的一段佳话。她们坚持了整整三年,直到学校重建,学校打了压水井,这个“村嫂帮帮团”才从学校“光荣退休”。但她们并没有解散,又开始为村里的孤寡老人服务,她们就像一粒粒爱的种子,在广袤的大地上生根发芽、不断成长……

□蔡淑娟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