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庄稼汉。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在和泥巴打交道。30多年过去了,村里的老房旧貌换了新颜,泥巴路铺上了水泥,路灯连线千家万户,啥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父亲,他还在干着他的老本行,种稻、殖莲、养蟹、栽树,不亦乐乎。
“这些年,把你们哥儿俩送出去,靠的是啥!脚踩泥巴,我这心里才会踏实。”每每聊起这,父亲嗓门都高了。父亲所说的“送出去”,本意是指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惭愧!最终也未能如父所愿,高考时,我名落孙山。本以为我也将跟随父亲的脚步,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谁料想,2011年底,父亲从镇上听到征兵的信息,这一次,我遵从了父亲的意愿,参军入伍。
2012年初,在北京消防总队新训团,我第一次远隔千里拨通父亲的电话。“在队里每天都干啥?”“训练累不累苦不苦啊?”“儿子,你妈妈问你”……或许是因为捎带母亲的问话,父亲不再声若洪钟,显得低沉温柔。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几分钟的通话,我全程在哭,像个泪人,父亲亦如是。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父亲没什么文化,但每次通话时跟我说的那些不知哪里听来的至理名言,总是恰到好处。
而除了电话联系,快递也是我们父子间亲情的纽带。这其间有我工作的特殊性,也因为父亲的不善言辞,不知父爱如何表达。
我是湖北监利人,家就住在河边上,每到夏季,除了现摘的菱角、莲蓬,高笋也是我们当地最受欢迎的一道家常菜。为了让身处异乡的我吃上刚出的鲜笋,父亲想破了头,想出了“先焯水再邮寄”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不能锁住笋的鲜嫩,但是起码能保证笋子不坏。“不坏就行”,一心想让我吃上“家乡味道”的父亲要求并不高。
2018年,我成婚,之后有了孩子,父亲快递“抛投”的次数明显倍增。村里没有邮寄点,寄快递要往返镇上十几里。父亲总说这些东西是“寄给我儿媳妇还有乖孙儿吃的”,我只是负责签收一下罢了,让我没有了拒收的理由。孩子不爱吃蔬菜,但唯独爱吃韭菜煎鸡蛋,特别是爷爷寄过来的鸡蛋。“一个鸡蛋邮费五角,能不好吃吗?”爱人唏嘘。
2021年7月,河南暴雨,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我随队执行抗洪抢险救援任务,双脚因为真菌感染导致红肿溃烂,父亲得知我的情况后,每天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我的每一次执行任务,无一不牵动着他的心。
2022年,我因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父亲看到姗姗来迟的喜报,说:“爸可真高兴。”我仿佛看到了父亲久违的笑容。“有我的一半,也有您的一半!”我反复思量,在电话中这样回复父亲。一种莫名的情感“嗖”地一下涌上心头,让我五味杂陈。
我的父亲,两鬓已斑白,一道道皱纹深陷在古铜色的脸上 ,是因为岁月的无情雕刻,还是因为对子女的倾情付出?我反问自己,却只能沉默无言。
父亲老了,但他从未服老,一直在为爱前行。
□饶继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