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离我们并不遥远,这种在大家印象中的“老年病”现在也缠上了不少年轻人,生活中很多基础疾病和生活环境都与心梗息息相关,比如“三高”、高油高糖饮食、寒冷气候等,都是引发心梗的危险因素。天气转凉,急性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多名医学专家提示,警惕心梗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出现急性胸痛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明确诊断心梗患者需争取在黄金120分钟内得到救治。
心梗防治刻不容缓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常危及生命。
临床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每年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约100万人,45岁以下心梗发病率逐年上升。《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已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列为15个重大专项行动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刻不容缓,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表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提高预防与急救意识,做到预防在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介绍,导致心梗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而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久坐、抽烟饮酒等生活类因素,也是心梗发病日益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和尽早救治,是挽救心梗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改善心梗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基石。
为什么冬季更容易发生心梗?
血管收缩 当气温下降时,寒冷刺激会使得人体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身体中的儿茶酚胺就会过度分泌,人体末梢血管会处于收缩状态,心率及血压会急剧性升高,使得心脏的负荷增大,心肌耗氧量会快速增多,就很容易使得心肌缺氧缺血。
血管痉挛 室内外温差大,尤其是突然从暖气房到室外,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会引起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骤然收缩,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
血小板聚集 研究表明,10℃以下,血小板聚集明显上升,而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导火索”,加之低温血流速度慢、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在血管中形成血栓,导致心梗的发生。
生活方式改变 天气寒冷,人们户外运动减少,同时又偏爱高脂食物。吃得多、消耗少,导致能量摄入和代谢比例失调,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梗发生。同时很多人会出现情绪方面的改变,如焦虑、抑郁、失眠等,而情绪波动会加速心脏出现缺血缺氧症状。
突发心梗怎么办?
心梗救治,时间就是生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主任陈韵岱介绍,心梗并非毫无先兆,在急性心梗发作前的数小时,患者可能出现如下症状:颈部、嗓子难受,堵塞感,常伴有大汗症状;上肢和左肩痛、持续后背或上腹痛、牙痛或下颌痛,这些可能是心脏缺血导致的疼痛放射,并多伴有大汗。
突发心梗如何自救?专家建议,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准确位置。患者保持平卧,如随身携带有急救用药,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条件者可口服阿司匹林。若患者出现意识丧失,需尽快进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并根据情况借助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抢救。
预防心梗请做好以下几点
注意防寒保暖 冬天应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外出时避免迎风疾走,注意做好头颈部及面部的保暖措施。冬季室温不应低于18℃,最好在20℃左右,不宜太低和太高。洗澡水的温度应该接近体温,不要过冷也不要过烫。当室内需要通风换气时,可选择在中午室外温度稍高时分房间开窗通风,也可选择在外出时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运动量力而行 规律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控制体重、提高抵抗力及提高心肺耐力。但冬季运动应避开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可选择在室内运动,或者选择在午后小睡后阳光明媚时出去活动。切记避免剧烈运动,要充分热身后再进行锻炼。建议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快步走、慢跑都是不错的选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冬季不宜食用过高热量、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尽量做到膳食平衡,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不要喝凉水及进食生冷食物,每日起床后可饮一杯温水。建议戒烟戒酒,并远离二手烟,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睡眠,情绪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按时规律服药 大部分的冠心病患者均合并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因此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非常重要,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及干预。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阿托伐他汀、瑞舒托伐他汀)、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及ACEI/ARB制剂等,切不可自行停药或随意更改药物。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