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含绒量低于50%不能叫“羽绒服”
学乐器能延缓大脑衰老
骑车是膝盖友好型运动
冬季皮肤痒千万别挠
清洁用品最忌讳6种混用
多措并举规范进口食用农产品销售行为
夜宵吃太多容易失眠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羽绒类服装新国标实施
含绒量低于50%不能叫“羽绒服”

 

随着多地气温走低,羽绒服销售进入旺季。与往年不同,今年绝大部分羽绒服的成分标签上已不再显示大众熟知的“含绒量”,而是采用了“绒子含量”这一新提法,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就在于羽绒服有了新标准。今年4月1日,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以下简称为“新国标”)正式实施。在羽绒服新国标落地后的第一个销售旺季,相较于以前,在羽绒服的挑选上也有了新技巧。

■了解新变化 做到心中有数■

新国标有三个方面变化:一是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规定绒子含量不低于50%的才能称之为羽绒服。需要说明的是,含绒量指的是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质量百分比;标注绒子含量则能更直观地表征羽绒品质的高低。一般而言,绒子含量越高的羽绒服,用手指挤捏,感受不到明显的梗状物质,手感更加柔软,蓬松度更好,保暖性能越好。

二是羽绒种类只区分鸭绒和鹅绒,不再区分颜色(灰或白)。一般而言,在充绒量相同的情况下,鹅绒的保暖性要好于鸭绒。

三是标准规定,除门襟、袋盖、风帽、领子等小部位可采用其它填充物,其它部位只能填充羽绒;羽绒和纤维共混填充的分层或分区使用纤维填充的服装,不适用新标准。

■细看标识 科学选购■

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一定要注意标识是否齐全、准确,查看常规服装应该标注的产品名称、号型规格、厂名厂址、安全类别、纤维成分及含量、洗涤维护方法、执行标准、使用及贮存事项等内容是否标注规范外,还要关注充绒量和绒子含量的标注数值,原因是这两项指标直接关系到羽绒服的保暖性和品质。

另外,还要关注做工、缝纫方面的质量,如拉链、金属扣等是否美观、光滑,缝纫线松紧是否适宜等。

■仔细检查 辨识优劣■

新国标实施后,在选购羽绒服装时,消费者可以采用“一看、二摸、三闻”的方式选购羽绒服:

“一看”——看羽绒服上的合格证和水洗标签

一是看合格证上的执行标准。执行标准为GB/T14272-2021《羽绒服装》的产品,羽绒服的整体质量水平较执行2011版国标的产品,在羽绒品质、防钻绒性、羽绒的环保性能等方面会有显著提升。

二是看羽绒种类。目前羽绒服中羽绒填充物的种类有两种,鹅绒和鸭绒。鹅的养殖期一般较鸭长,鹅绒的气味通常要比鸭绒淡,且鹅的养殖数量大约为鸭养殖数量的15%,鹅绒的产量远低于鸭绒。相同绒子含量的羽绒,鹅绒价格通常是鸭绒价格的1.8倍,所以鹅绒一般用于中高档羽绒服装产品。

三是看绒子含量。目前市场上羽绒服常见的绒子含量为90%、80%和50%。绒子含量越高,羽绒手感越柔软,蓬松度通常越高,在同等条件下其保暖性越好。

四是看合格证或水洗标签上注明的充绒量。羽绒服的充绒量对羽绒服的保暖性有显著影响,充绒量100g及以下的羽绒服通常适用于0℃以上的温度穿着,充绒量140g左右的羽绒服通常适用于-5℃以上的温度穿着,充绒量180g左右的羽绒服通常适用于-10℃以上的温度穿着,充绒量200g左右的羽绒服通常适用于-20℃以上的温度穿着。另外,羽绒服的保暖性还与面料防风性、服装款式、长短等有关,具体需根据成衣保暖性测试结果确定羽绒服适合穿着的温度。

“二摸”——用手按、捏、揉、掂羽绒服

一是用手按压羽绒服。将羽绒服铺平,让其自然恢复3分钟,再用手按压羽绒服,随即将手松开,看羽绒服是否能很快回弹,恢复至初始的蓬松状态。按压羽绒服后回弹至初始状态的时间越短,说明所填充羽绒的蓬松度越高,其保暖性越好。

二是用手摸捏羽绒服表面。用手摸捏羽绒服,感受其柔软程度。绒子含量越高,羽绒的手感越柔软。绒子含量越低,羽毛含量越高,羽茎(俗称毛杆)带来的手感越粗糙。

三是用手揉。用双手搓揉羽绒的面料和绗缝线处,如有羽毛绒钻出,则羽绒服的防钻绒性不佳。

四是用手掂羽绒服重量。用手掂一掂羽绒服的重量,同时观察其体积大小。重量越轻,体积越大,表明羽绒服穿上后体感越轻便。

“三闻”——用鼻子闻羽绒服气味

用鼻子接近羽绒服深呼吸数次,看看是否能嗅到异味或臭味,无异味、无臭味者最佳。如有明显气味,则不宜选购。

(午综)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